抗戰之血色殘陽

第九十一章 總統很鬱悶(1/4)

    天氣已經越來越冷,這個時候最大的難題並不是如何和美國人交戰,而是如何禦寒的問題。雖然說王明宇帶了不少的軍大衣之類的東西。但是區區一件軍大衣隻能保證不被凍死。但是距離禦寒實際上還是有很大的距離的。

    東北的冬天有多麽的寒冷,這個是不屑說的。要知道,如果家裏沒有個炕頭的話,說不準第二天都有可能凍死在家中。這個時候王明宇說要禦寒,顯然就是情況非常的嚴重了。其實王明宇一直都沒有在北方呆過,自然也不知道這個時候的北方有多麽的寒冷了。

    上一世倒是在東北呆過一陣子,不過那個時候條件如此的好。雖然也在外麵訓練,但是卻真的沒有感覺到有多麽的寒冷。畢竟當時處處都是有暖氣的。即便是沒有暖氣,難不成部隊還真要凍死別人不成?這個就是最為明顯的區別。

    現在在朝鮮,暖氣?這個簡直就是做夢的東西。別說是暖氣了,就連取暖的木材也沒有多少。都是濕漉漉的,你讓人家怎麽燒呢?而且戰爭時期,這些去火的木材就會成為敵人集中攻擊的火力點,就會成為一個活靶子。

    因此在這樣的條件下,即便是凍死了又能夠怎麽樣呢?要是被美國人的飛機大炮轟炸致死那才是最為的淒慘的呢。實際上王明宇為什麽重視禦寒呢?因為在他的記憶中,朝鮮戰場上凍死的人數非常之巨大,如果這一部分人能夠不死,那麽戰爭的結局是否要好很多呢?

    實際上禦寒並不是中方一家的事情,美國人同樣是如此。他們即便是穿著厚厚的衣服,實際上也很難在野外抵禦寒冷,人和大自然爭鬥,這個結果還用說麽?顯然是大自然更加的具備優勢了。而且在人是活的,大自然卻是一個循環體。

    平壤保衛戰就這樣的結束,美國人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一次美國人的損失可謂是他們整個二戰以來最為失敗的一次。二戰之後,美國人是驕傲自滿,實際上他們也有他們驕傲的理由。他們的確是當今世界上最為強大的一支部隊。

    但是戰爭不是紙上談兵,是要靠人打的。這個時候中國人和美國人雖然紙麵上的實力根本不能比,但是其他地方的實力卻是不一樣。比如強大的火力在山區可以展開麽?有些地方比如208高地之類的地方,他們能夠強行攻下來麽?

    208高地是可以強行攻下來,但是真正除了不惜一切代價,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合算不合算的問題。就說這一次的208高地吧,實際上對於第八集團軍或者對於整個盟軍來說,都是不合算的。他們的傷亡代價有些大了。

    最後要是拿下了,殲滅了。他們付出的代價將會更大。這個時候布朗為了保存實力。也為了保衛他身後的漢城基地。他才決定不去參加這個爭鬥。最後忍氣吞聲的把這幫人給放了。

    美國,華盛頓白宮,從外麵看上去似乎一片祥和的氣氛,但是內部卻已經亂了套了。

    “總統閣下,這些報紙上純粹的顛倒是非啊。”國防部長有些顫巍巍的說道,本來總統盛怒之下,要把第八集團軍的一幹首腦人物一擼到底的。可是現在出現了這麽一個情況,很多的民眾開始力挺布朗了,這個時候總統想要拂逆民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