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血色殘陽

第四十二章 平壤爭奪戰(五)(2/4)

    隻不過現在換了一個地點,換了一個戰場,就不知道他們的戰鬥力有多麽的強了。

    但是現在吳培林即便是心裏沒有十足的底氣,但是**分的底氣也還是有的。

    因此現在吳培林眼睜睜的看著美國人不斷的往上靠近,吳培林至少笑了笑,並沒有任何的下令進攻的話語。

    如果是之前318軍的人就知道吳培林的習慣了,他在和敵人交戰的時候,第一次和敵人作戰一般都是放敵人過來,然後一波流把敵人先擊潰再說。而且這一次吳培林一定是要這麽做的。

    很多的士兵都是新兵招募進來的,可以說是新兵。新兵就有新兵綜合症,這個在任何的一個部隊都是這樣的,對麵的約翰遜的部隊可能幾乎都是老兵,所以沒有這方麵的顧慮。但是吳培林不一樣,作為一個指揮官他的責任告訴了自己,保護新兵也是他的責任之一。

    吳培林謹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想要讓這些沒有真正在血與火的考驗著,經受過洗禮的戰士們盡快的近距離的接受一次戰鬥的洗禮。

    這樣他們才能在這樣的戰爭中盡快的適應下來,可以說防禦是讓新兵適應戰場最快的一種方法,因為防禦戰的傷亡相對的比較的小一些。

    美國人距離高地隻有一百米的距離的時候,吳培林終於下達了進攻的命令,美國人以為這幫中國人下傻了。誰知道迎接他們的是砰砰砰的子彈聲。

    吳培林的命令下達之後,一排八挺重機槍幾乎是一塊噴射,讓這幫美國人一下子無法適應。巨大的衝擊力使得美軍陸戰團那邊是殘肢斷臂橫飛,一片血肉模糊的景象。不過這支部隊的素質到底是不一樣,他們沒有慌亂,隻是一陣失措之後立刻調整回來了狀態。

    這一次他們使用了更加靠譜的打法,不斷的匍匐前進,而且他們訓練有數,一下子讓這些318軍的新兵們失去了原有的準信,美國人在付出一百多人的代價之後,也算是穩住了陣型,開始不斷的反擊了。

    吳培林算是看出來,實際上這支美國的軍隊戰鬥力也不是想象中的那麽強大,但是要說美國人不如日本人那是吹牛了。

    吳培林知道,日本人最大的缺陷就是戰術呆板,而美國人雖然在戰鬥力方麵有些不如日本,但是他們的戰術卻極為的靈活。相比而言,吳培林還是喜歡打日本人,他感覺反而是打日本人有些讓人感覺舒服。

    美國人的武器也和當時的日軍不太一樣,當然這個是世界軍事的進步,318軍在武器這一塊也沒有那種壓倒性的優勢了。

    雙方的互射經曆大約十分鍾的時間之後,美國人開始慢慢的往後撤退,撤退原本不是他們的想法,不過現在他們也知道中國人的火力實在有些猛,和他們想象當中的完全不一樣。可以說幾乎與他們相差無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