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血色殘陽

第二十七章 國家的發展問題(二)(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後世的時候為什麽國家要改革?因為計劃經濟已經不能適應中國的發展了,如果在一味的堅持下去的話,那麽最後的結果顯然就是整個經濟的崩潰。

    王明宇繼續道:“工業的發展更是一個科技的比拚,實際上發展工業發展的是什麽?人才,沒有人才就沒有技術!沒有技術整個國家的工業水平就得不到提高,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主席笑著道:“的確是這個理,如今國家剛剛穩定,很多的人都處在觀望之中,我相信要不了多久,會有大批的愛國人士回到自己的祖國,幫助祖國完成騰飛的夢想的。這一陣我已經收到了不少的消息,據說很多在外國定居的科學家們,現在都在陸續的回到中國!隻不過聽說歐美對於這方麵封鎖的十分厲害,到現在也沒有什麽高水準的人過來。”

    王明宇笑道:“這就是我要跟主席你們說的,這一次我在美國帶來了超過五百名的科研人員,和超過四百名的各方麵的高品質的教師團隊!人才是不斷的學習才能湧現出來的,現在我們國家經曆了戰亂,很多的大學生們都沒有經過很好的大學教育,而且當時的科技已經適應不了現在的需要了。所以我提議,我們應當組建科技類大學,到時候可以源源不斷的為國家培養出各種各樣的人才,隻有人才越來越多,我們的科技才會越來越進步,國家才會越來越強盛!!”

    朱老總笑著道:“這就是你所謂的惡性循環相反的那個方向??”

    王明宇道:“是的,我們稱之為良性循環!到時候這就形成了一個體係,我們可以生產出優質的鋼材,可以生產出優質的坦克,可以生產出相當出色的飛機!這一切都是要靠人才!短時間內不能趕超歐美,至少我們在他們那樣強大的火力之下,能夠穩得住,讓他們投鼠忌器!”

    主席道:“組建大學我已經和恩來和老總討論過了,恩來同誌的意思是,教育是立國之本,我們說什麽也要建設這些大學!”

    王明宇道:“那這樣就再好不過了,不過建設大學我的意思是最好是分散建設,比如北京、上海、廣州、南京、西安等地都可以建設大學,這些教師我們可以分配出去,隻要等到幾年的大學上完之後,我們就可以源源不斷的湧現出優秀的教師,或者人才。隻有把這個循環繼續下去,我們中國的發展就指日可待了!”

    總理道:“明宇的到來,說起來是給我減輕了相當一部分的壓力啊,至少我現在忽然覺得我身上的擔子輕了不少,要是咱們國家多幾個像明宇這樣的愛國人士,我相信我們中國的發展絕對不會止步於現在,而是擁有美好的將來!”

    如果您覺得《抗戰之血色殘陽》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