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血色殘陽

第四百八十六章 中央決定(1/3)

    康生道:“王明宇這個同誌的貢獻我也是認可的。但是這件事情,我認為羅玉敏同誌作為沂蒙地區的縣委書記、獨立團的政委召開黨委會來決定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是可行的,沒有違背組織的原則。難不成因為一次錯誤的判斷就直接否定其能力?是不是讓其他同誌們寒心呢?”

    康生的這個話說的極為刁鑽,他隻是通過羅玉敏這件事情來說明一件事情,那就是黨指揮槍的絕對地位是不容質疑的。這是他們政治工作者的絕對法寶之一,如果這個事情受到質疑,那麽以後他們這些靠理論型的人就很難混下去了。

    主席笑道:“康生同誌的意見也是對的嘛!羅玉敏同誌這件事本身是沒有什麽錯誤,但是就像剛才同誌們說的,凡是也有兩麵。這個羅玉敏同誌在軍事主官提出異議的情況下,刻意的排除了軍事主官的在外召開黨委會。而且這不是第一次了,那麽我想問了,這個軍事主官是不是就是一個隻管拿著槍衝鋒陷陣,卻不管部隊人員的死活呢?這個道理也說不通吧?”,雖然主席笑著,但是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此刻的心情,那就是生氣!

    周副主席道:“主席的意見很對,羅玉敏同誌並不擅長軍事方麵。當時讓其當沂蒙縣委書記也是組織上的需要這不錯。可是問題就是在於她召開黨委會的時機和態度的問題上。從電報的內容中,我們明顯可以看到,這是羅玉敏同誌為了自己的意見而有意左右黨委會。看看這黨委會的投票表決的票數,六票讚成,五票棄權!沒有一個反對意見,這本身就是一個很不正常的信號。”

    陳雲也道:“組織上召開黨委會的目的就是民主集中的原則,但是這也導致一些同誌以為書記就是一把手,他們的話就是最終的決議,很多同誌因為某種原因,而放棄了自己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這是什麽行為?這是對組織極度不負責任的行為。”

    王副主席也道:“從這電報上看,整個沂蒙地區獨立團的黨員算上預備黨員才十一人,這十一人當中預備黨員都是羅玉敏同誌通過的吧。這很能說明問題。這一次觀摩團的營救,沂蒙地區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博古甕聲甕氣的說道:“可是他們也殲滅了日軍千餘人,這也是算的上是一次大捷吧?我們不能光看這些同誌的錯誤,也要看到積極的一麵嘛!”

    這個時候主席一拍桌子道:“這件事情牽扯的問題很多,也說明我們黨內有些同誌的思想存在著問題,喜歡攬權。沂**立團之前是取得了不錯的輝煌的成績,但是那些都是過去,並不代表現在,也不可能代表將來。這些成績是哪裏來的?是戰士們浴血奮戰拚殺出來的,而不是某一個人的功勞。看看獨立團之前取得的成績,這一次戰鬥的損失高達一比一,這就是一種盲目,一種失敗!”

    主席的言辭極其的犀利,直指要害。主席繼續道:“同誌們,我們黨從發展到壯大,有了現在的成就我們就能驕傲自滿嗎?就能淩駕於一切之上嗎?外有日軍虎視眈眈,內有國府一旁警視。我們還能怎麽折騰?我認為黨指揮槍是不錯,但是也要分情況。並不是這些就是一層不變的。隻要不偏離我們的方向,我認為軍事上的事情還是要軍事主官決定為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