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血色殘陽

第四百四十一章 戰俘去向(1/3)

    整個戰俘營的一萬三千多人此刻已經*近桐城,山本凱也完成了他的任務。心中鬆一口氣的同時也是無奈的搖搖頭,這一次的行程顯然讓他不是很開心。他決定回去一定要向大將閣下稟明此事,否則被人反咬一口就不值當了。山本凱將戰俘弄下車之後,就讓這些卡車按照原路返回。畢竟這些不是他們自己的卡車,而是上海派遣軍的卡車。

    此刻吳培林身旁的孫玉玲已經完全的放開了,畢竟恐懼隻是短暫的,而且及時的有人疏導自己和自己聊天。孫玉玲現在又恢複到了以前的樣子,尤其知道自己的自由了之後整個人的心神都放鬆了下來,隻不過還是一直跟著吳培林。

    桐城東城門前麵,日軍已經向後退出了約一公裏的範圍,目前處於停戰時刻。日軍自然不會上前惹事。桐城這邊依然防禦著日軍的突然變卦,畢竟戰俘沒有到達之前,日軍都是有翻臉的可能性。在王明宇看來隻要一萬多戰俘進入桐城,那麽日軍不然不敢撕毀條約。否則他們的這些努力豈不是前功盡棄了嗎?

    王明宇看著前方到來的戰俘們一個個有氣無力的樣子,心中也是有點惱火。這小日本太不把戰俘當人看了。要知道日軍的戰俘在中國的待遇可是要比這些人好太多了,至少很少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雖然這樣能夠顯示一大國的氣度。但是這種單方麵的事情,王明宇顯然覺得有點太過於迂腐了一點。辱人者人亙辱之,憑什麽小日本這樣對待戰俘而我們卻要按照國際公約呢?

    記得在寶山的時候當時王明宇的部隊就有過戰俘,不過當時最多也就是讓他們挖挖地道而已,也是好吃好喝的供著,除了沒有自由幾乎和318軍的也沒有太大的區別。現在王明宇看了看這些麵黃肌瘦的人,隻覺得當時自己真的是太過仁慈了一些。不過身為一個現代軍人,他骨子裏也不屑做出虐待戰俘這種事情,隻是現在看到如此的景象而感到氣憤而已。

    吳培林帶著孫玉玲向王明宇報告,吳培林立正敬禮道:“總座,這一次幸不辱命,將日軍戰俘集中營所有的人員全部帶回。”,接著吳培林就講解了當時的一番經曆,可謂是驚心動魄、劍拔弩張。

    王明宇笑著對吳培林進行了一番誇獎,這一次雖然吳培林衝動了些,但是王明宇覺得這才是一個真正的、純粹的軍人應該做的事情。即便是當時自己遇到這種情況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吳培林得到了王明宇的肯定之後心中也是放下了一塊石頭,要知道作為高級將領,這種衝動其實是很不應該的。吳培林也知道這一點,他沒有想到一直以理智著稱的王明宇居然如此的通情達理。

    當然王明宇對於吳培林的關愛自然是到了一個極致,這些兄弟之中自從林文走後他們的感情更上一層樓,很珍惜眼前的局麵。即便是吳培林惹下滔天大禍,王明宇也不會袖手旁觀置之不理的。何況這是為了解救戰俘?雖然王明宇一向比較理智,但是這也是分情況的。王明宇現在掌握著近六萬的軍隊,他不可能一直保持衝動的個性,他必須為他手下的人考慮。這也是王明宇多次麵對危局果斷撤退的理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