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血色殘陽

第二百七十七章 委座新想法(1/3)

    上海,蔣委員長最不願意放棄的一個地方,但是在這一刻已經阻止不了,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經濟基地,上海正在慢慢的變成日軍的殖民地。蔣委員長原先的期望是至少可以在堅持一到兩個星期,因為蔣委員長還心存幻想,他想著列強幹預日軍侵略中國。他想著國際社會能夠同情中國,然後一切都隻是蔣委員長的幻想。列強不會為了一個病入膏肓的中國而得罪一個正處在強盛時期的日本。他們的一切都隻會從他們本國的利益出發,絕對不會受到中國的蠱惑而盲目的展開戰爭。

    何況係在除了美國,幾乎所有的列強都處在一個敏感時期,西方列強他們需要防備德國意大利的野心,他們根本無暇顧及遠東的戰場,而美國是典型的發戰爭財的國家,他們怎麽可能一下子就參與到兩個國家的生死大戰之中去呢?他們現在同樣可以獲取很大利益。在沒有更大的利益或者受到什麽傷害的情況下,你指望美國去幹預日本?又或是日本害怕美國?顯然蔣委員長的如意算盤在這一刻很快就要落空了。

    蔣委員長無奈的下令撤退也是看到了淞滬戰場的希望不大,想要保存一點實力,隻不過他還是希望列強能夠站出來為國民政府出口氣。蔣委員長的命令很快又到了顧祝同的手裏,讓顧祝同先撤去一半的兵力,剩下的兵力集中抵抗日軍的侵略,借此引來列強的同情和援助。

    顧祝同差點被蔣委員長這想法給弄瘋了,現在這種局麵怎麽可能還讓一半的兵力留下來死守上海?318師能夠堅持幾天?難道318師做的這一切都已經沒有意義了嗎?蔣委員長是一個政治家,他首先就是要考慮從政治途徑去解決問題。因為這個想法,顧祝同知道至少還要損失數十萬**將士,顧祝同不願意相信這個命令,但是由不得不承認這個的確是蔣委員長的命令。

    顧祝同現在是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下命令撤退的是他,現在讓人留下來繼續堅守陣地的也是他。而且許多的部隊並沒有按照原定計劃撤退,有些部隊在日軍的炮火下早已經丟失了陣地撤退了。這些顧祝同知道嗎?當然不知道,部隊實在太多了。

    顧祝同首先想到的就是薛嶽,薛嶽的部隊不撤退,那至少解決了四分之一的問題。剩下的,顧祝同隻有同張治中、陳誠商量了。在張治中和陳誠無奈的目光中,終於向川軍等部隊下達了死守陣地、等候撤退命令的電報。原本以為已經風波過去之時,現在又起波瀾。隻因為蔣委員長想試試列強是否能夠參與進來,因為蔣委員長覺得他自己雖然能夠抵抗日軍,但是能夠抵抗多久?能不能堅持到勝利?這一切都是未知因素,所以蔣委員長選擇了列強。

    蔣委員長的想法其實從某一方麵來說也是對的,畢竟曾經在列強的幹預下和日本達成過很多‘共識’,隻不過日軍這次又一次撕毀了條約,想想吧,一個貪得無厭的人,怎麽會因為你給了他百分之一的家產就覺得滿足了呢?他們肯定會想盡辦法來攝取更多的利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