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血色殘陽

第二百六十一章 就這麽辦吧(1/3)

    蔣百裏苦惱是不錯,但是還有比他更苦惱的人,那就是顧祝同,現在顧祝同可謂是熱鍋上的螞蟻,在焦急的等待著蔣委員長的最終決定。

    張治中將軍看著顧祝同有點蒼白的臉色安慰道:“總座,事情已經這樣了,無論是增援還是撤退都必須聽委座的。我們等候就是了!”

    陳誠也是點點頭道:“是啊,總座,現在形勢更加的複雜,不知道什麽時候日軍就有可能登陸上來,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應對準備啊!”

    薛嶽是剛剛趕到,一聽說此事也是嚇了一大跳,現在對於薛嶽來說,一旦後麵失守,他的部隊威脅可以說是最大的。腹背受敵那是薛嶽最直觀的感受了,現在想想剛才總座說的話,後背還是一陣涼颼颼的感覺。薛嶽也是經常觀看地圖,進行推演的人。可是怎麽也沒有想到這種可能,大家都把心思集中在陸地作戰上麵。就算是登陸,日軍華北的兵力登陸一般也是選擇蘇州一帶或者上海寶山一帶登陸。萬萬沒有繞道南邊登陸的道理。

    可是真正的戰爭怎麽可能都按套路出牌?如果是那樣的話,這仗按部就班的打,到也符合了國民政府的心意。日軍能夠耗得起這麽長時間嗎?他們誇下海口,已然顏麵掃地,這個時候他們自然是想盡一切辦法盡快的打開局麵。杭州灣,自然是日軍的首選。

    而且薛嶽還得知,杭州灣的海防一線的守軍都已經調離,那麽剩下的那一點人,自然是形同虛設。318師居然出現在了那個地方。如果日軍真的登陸的話,薛嶽那就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了。人家的戰略眼光的確不是常人能夠企及的。

    然而對於薛嶽來說,這些日軍一旦登陸,他也不知道他到底該怎麽辦了?撤退?軍令在此怎麽能夠撤退?不撤退又能怎樣?如果不撤退的話,很有可能被日軍包了餃子,全軍覆沒都是有可能的。十萬弟兄啊,十萬熱血青年啊,十萬**將士啊!薛嶽想想就心寒,真到了那個時候,薛嶽估計自己肯定會下令撤退的。即便校長讓自己堅守,恐怕到時候也無可奈何吧?

    薛嶽道:“我覺得校長肯定至少會選擇一種方案,不是增援就是撤退吧,兩者取其一。但是我覺得撤退比增援的可能性要大,我軍在淞滬戰場上的兵力已經投入過大,各條戰線都打的不可開交,這個時候怎麽可能調集大軍去防禦一個未知的因素呢?”

    顧祝同無奈的道:“撤退?我看未必!”,顧祝同能不知道蔣委員長的想法?如果說撤退的話,那真是打蔣委員長的臉,好容易建立起來的威望就這麽沒有了。蔣委員長會甘心?換做是自己的話,都不會甘心,顧祝同知道,要下令撤退,除非蔣委員長真的能夠從整個戰爭的局勢出發,選擇性的放棄。但是蔣委員長的個性,顧祝同了解的是太清楚了,所以當薛嶽說選擇撤退的時候,顧祝同想都沒想就給否定掉了。

    陳誠其實是看的最明白的一個,現在無疑不可能撤退的,為了一個莫須有的登陸,就放棄整個淞滬的計劃?蔣委員長不可能,換做誰都不可能。雖然撤退是現在最有利的選擇,但是誰下這個命令?無疑是蔣委員長,蔣委員長下這個命令得到什麽好處?一點好處沒有,除了破壞了日軍一個有可能的計劃外,其餘的基本上都等同於賣國行為。這樣的行為他們能理解,但是普通老百姓呢?是不是知道這個事實?即便知道了,他們又會不會相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