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四百八十五章 英國佬(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皇帝對商賈們的心理了解很透,因為他是穿越者的思維,知道在封建時代,皇權至上,你沒有什麽安全可談。

    或者說,在心理上沒有安全,總是擔心因富而生罪,因財而招禍。

    有鑒於此,皇帝對於商賈是比較寬容。至少,相對於官員來講,皇帝已經算得上心慈手軟了。

    薅羊毛嘛,羊多了才好薅,可著一隻來,薅禿了又有多少,還把別的羊給咱跑了。

    隻要奉公守法,商賈們賺錢多了,商稅也增加,對於國家、朝廷,甚至是民眾都有利。

    特別是“回報社會”的倡議,皇家是作出了榜樣,商賈及社會各階層對此的認同度也越來越高。

    為富不仁,是皇帝所厭惡的。而在大明的社會,也在逐漸形成這樣的觀念。

    傳統的士紳階層,正在被新興的商賈和地主所取代,標誌則是皇家頒賜的匾額。

    而對士紳的優待,也正在逐漸取消,換成了退役官兵。除此之外,哪怕是退仕的官員,也沒有免賦稅的特權。

    朝廷已經實施了退休金製度,官員退仕也生活無憂,賦稅上的優免也就不必再享受。

    總之,大明帝國的政治、經濟、軍事,乃至生活上的方方麵麵,都在按照皇帝的設想在改變。有的疾風暴雨,有的潛移默化。

    除了年前的褒獎孟家後人,賜十字續輩,以及三千萬戰爭債券的預發行,好象就沒有什麽大事件了。

    於是,在絕大多數的民眾的印象中,春節就在這波瀾不驚的氣氛中,相當平靜地過去了。

    新的一年,新的展望,新的憧憬,在各人的心中,都為自己的生活計劃著,忙碌著。

    而大明帝國的國家機器依然在正常運轉著,內閣換上了相對年輕的麵孔。

    孫元化、畢自嚴、陶朗先頂替了袁可立、徐光啟、孫承宗,人事變動並沒有引起政事的混亂,實在是朝堂的秩序和規矩已定,換誰其實也影響不大。

    兵部尚書熊廷弼加太子太保,算是對大明軍隊戰爭勝利的褒獎。

    而兵部也開始了機構改革,陸軍部、海軍部、參謀總部,三大機構的框架搭設起來,人員的缺口隻能慢慢填補。

    大明帝國的軍隊不僅要在裝備、戰術上向近代化邁進,整個軍事組織的機構也要跟上。

    別人都以為皇帝是獨出心裁,隻有皇帝知道自己是依葫蘆畫瓢。

    本來熊廷弼也是能進內閣作個次輔的,可暫時還沒人接手他的工作。

    孫傳庭在西北準備發動收複前套的作戰;沈有容專注於海軍,有年紀太大;毛文龍嘛,好象還不太夠格……

    能征慣戰的武將不少,可能達到高層次的不多。且還比較年輕,打仗沒問題,運籌帷幄、老謀深算還差了些。

    熊廷弼雖然脾氣臭,現在也改了不少,可皇帝並不在意。又沒指著他鼻子罵,罵別人關他什麽事,他隻在乎熊廷弼的能力。

    象朕這樣心胸寬廣,又仁慈慷慨的皇帝,曆史上也不多見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