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四百六十四章 伐緬大勝的影響(2/2)

    至於沐府的巨量財寶,但凡懂事的,就不會大車小輛地往京城運。皇帝也不趕盡殺絕,會給沐天波留下足夠一輩子富貴的財物。

    至於沐天波以後的成就,或者說沐公府的未來,就要看他自己的能力和本事兒了。

    這是伐緬之戰後的又一筆橫財,皇帝手中有錢,又能幹很多事情,加速推進大明的崛起和複興。

    ……………….

    寒冷的空氣使得人呼出濃重的白霧,在頭發鬢角迅速形成白霜。孫傳庭舉著望遠鏡瞭望,卻是動也不動。

    遠方,戰馬奔馳,一排排的明軍騎兵縱橫掃蕩,向各個方向突擊衝鋒,卻還能保持相對的整齊隊列。

    立在孫傳庭身邊的曹變蛟,年輕的臉上已能看出風霜之色,這是一年多駐紮西北所帶來的變化。

    平遼滅奴的大戰中,飛騎屢建大功。經曆了實戰的考驗,戰術也逐漸完善。

    戰後,飛騎的建製也固定下來,每營三千混編騎兵,兩千飛騎,一千槍騎。

    數個兩千飛騎組成的小營被分派到北方邊鎮,在當地補充槍騎兵,開始正式駐防戍邊。

    這些經曆過戰火考驗的飛騎營,成為了各邊鎮的中堅力量,也成為了一顆顆種子,幫著各邊鎮訓練出更多的飛騎官兵。

    皇帝借平遼滅奴的大戰,用巨資的投入,不僅達到了短期的目的,更使大明的長期戰略有了改變的底氣。

    各邊鎮軍隊實力的大幅增強,使得皇帝已經不滿足於防守,不滿足於長城一線。

    收複前套地區,是西北明軍的第一次主動進攻行動,意義重大。不僅是北部邊境防禦體係的完善,更是日後戰略進攻的序幕。

    三邊總督孫傳庭看得極為認真,這些正在訓練的騎兵,可是收複前套地區的主力,將與蒙古諸部展開馬背上的廝殺血拚。

    一個通訊兵縱馬奔來,在木塔下翻身下馬,急步登上,單膝跪倒,呈上朝廷的最新邸報。

    孫傳庭這才放下望遠鏡,頭發眉毛鬢角的白霜也不擦,伸手取過,打開閱看。

    嗬嗬,孫傳庭輕笑出聲,轉頭對幾位將領說道:“伐緬大勝,攻取其國都阿瓦。明年的軍事行動,應該是按期進行,不會改動了。”

    眾將紛紛收起肅容,麵露笑容談論起來。

    軍事計劃是製定好的,但卻是連貫,且會更改的。

    比如伐緬之戰,如果失利,抑或是慘勝,明年收複前套的軍事行動便可能推遲。

    原因也簡單得很,錢要計算著花,不僅僅要擴張掠奪,還有大災害需要應對。

    擴張侵略掠奪也要有序進行,收益大於投入,便能形成良性循環,孫傳庭和眾將都明白皇帝的心思。

    “蒙古諸部不是我軍的對手。”曹變蛟有些傲然地說道:“他們比建虜差之遠矣,何況是甲堅兵利的我軍?”

    眾將連連點頭,也是相當的自信。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