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四百六十三章 南洋大戰略(1/2)

    對於資本市場的設立,皇帝一直處於猶豫之中。

    盡管發行了債券,希望能聚小溪為大河,集中民間資金幹大事。但債券的交易,還隻限於個人的私自買賣,並沒有真正的債券市場。

    當然,債券作為銀行最穩健的投資渠道之一,無論是中央銀行,還是工商銀行,都在進行。

    平遼債、建遼債、戰爭債,再加上計劃中的鐵路建設債,皇帝覺得品種還是太少,設立債市還為時尚早,且沒有必要。

    既然有銀行能發行,能回購,民間的私人交易也不禁止,先順其自然地發展下去,再視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和改善。

    “皇爺,李旦前來陛辭。”王體乾的稟報,讓算錢的皇帝收回了思緒。

    陛辭是一個形式,皇帝可見可不見。不見的話,在午門外磕個頭也就完事。要是見的話,自然表示出皇帝的恩寵和看重。

    “宣。”皇帝沒有什麽猶豫,擺了下手。

    幾次上奏呂宋的治理方案,幾次修改,最終才獲得了皇帝的認可。李旦疲累之餘,也是興奮激動。

    由海商至一地諸侯,是李旦做夢也想不到的境遇。是的,在呂宋,他這個總督就是大王。

    作為海商巨孽,錢對於李旦來說,已經不重要了。如果能安定地度過餘生,他寧願捐出大半財產。

    在封建社會,這種危機感,或者說不安全的心理,很多人都有。連宗藩勳貴都是如此,何況一個商人?

    但皇帝的看重,逐漸打消著他的擔憂和顧慮。皇帝是愛財,但取之有道,至少李旦認為皇帝如果做買賣,絕對是個重信守喏的好商人。

    呂宋總督這個大餡餅突然砸在頭上,李旦開始是蒙圈的。他是來送錢的,是想在攻打呂宋時出一份力。

    可皇帝並沒有收他的捐輸,還有意委任他為呂宋總督。這兩個意外,實在是,太意外了。

    巨大的驚喜過後,李旦接連上奏了數個計劃。最終通過,也讓他明白了皇帝對於開疆拓土的態度,以及對海外領地的劃分。

    按照李旦的理解,皇帝應該是把大明原來的領土,以及後來開辟占領的,劃分成了三個等級。

    一級是原來就有的,包括之前的帝王放棄過的。總體來說,就是大明疆域內所有的省份,以及蒙古、奴兒幹都司、西域等等尚不在朝廷管轄範圍的。

    二級便是湄公省,雖然皇帝已視其為大明領土,但與內地省份還有所不同。

    三級就是海外領地了,包括婆羅洲、呂宋,還有剛剛收複的緬地。

    對於一級和二級,皇帝的態度堅決,是必須要牢固掌握控製,或是必須收複的。

    三級則要看具體的情況,如果發展得好,控製力度強,升為二級或一級,也不是不可能。

    比如呂宋,皇帝不太可能在初期就大力投入資源,而是用政策來彌補。

    日後是象湄公省那樣移民永占,還是隻想有個基地,抑或是放棄,就要看呂宋能夠提供什麽樣的價值,發展到什麽程度了。

    想明白這一點,李旦的競聘報告才找到了重點,才被皇帝點頭認可。

    李旦鬆了一口氣,要趕緊回去秘密準備。去呂宋當總督,怎麽也得有一票自己信得過的人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