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四百三十八章 幾十年的擴張計劃(2/2)

    目標是不缺的,關鍵是時機和順序。怎麽能通過以戰養戰,不消耗太多的資源,甚至是大有賺頭,才能把擴張行動順利地持續下去。

    這還是海外的爭奪,國內的則主要是在北方。

    收複前套隻是剛剛開始,大災害將迫使遊牧民族南下尋求生存。你擋不住,人家就不是交易,而是動手搶了。

    皇帝的目標又豈是抵擋,趁你病要你命,徹底解決北方之患,或是打出上百年的安定,明軍的主動進攻是必然的。

    這麽算下來,明國還真是四麵開戰,還要對付大災害。如何既平穩度過,又不影響擴張,就是需要審時度勢,細致規劃商議的。

    “國際形勢必須要考慮在內。”皇帝命人給熊廷弼端來茶水,他慢慢地喝著,整理著思路,“抓住時機,四兩拔千斤,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

    盡管知道皇帝雄心勃勃,可熊廷弼也是第一次聽到全盤的計劃,心中不免震驚。

    比如伐緬,隻是第一步。占領要地加以鞏固,從而打通向南亞進軍的道路,那裏有廣闊的土地,眾邦林立而弱小的印度。

    而國名並不響亮,且實力看起來也不強大的英吉利,皇帝更是強調了數次。顯然,在皇帝的判斷中,英吉利將是大明的勁敵。

    把西夷的勢力逐出亞洲,不僅是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吉利,還有什麽法蘭西,這是皇帝的最終目的。

    而期限,皇帝暫定為二十年。當然,越快越好,隻要國內穩定,財政寬鬆,大災害也阻擋不了皇帝實現計劃的腳步。

    “萬歲見識廣博,微臣自愧不如。”熊廷弼躬身奏道:“相關國家的資料,微臣回去便仔細查察。”

    皇帝點了點頭,倒不苛責。

    盡管有地球儀,有世界地圖,但對於各個國家的政治軍事經濟等情況,尤其是西夷,熊廷弼不甚了解,這一點也不奇怪。

    老熊雖然是文武雙進士,可到底沒學過國際地理和曆史,更沒有皇帝後知數百年的知識儲備。

    “朕會拔出資金,繼續擴大軍情司。”皇帝沉吟著說道:“海外的情報搜集整理,以及傳遞速度,朕並不甚滿意。”

    “至於北方——”皇帝微微冷笑了一下,說道:“蒙古諸部已不是勁敵,林丹汗雖有雄心,卻沒有那個能耐。他要統一蒙古諸部,最終的結果卻將是眾叛親離。也不用我軍大舉出動,隻要抓住時機予其致命一擊,林丹汗也隻有敗亡一途。”

    “萬歲所言極是。”熊廷弼深表讚同,對林丹汗也甚是鄙夷,“誌大才疏之輩,不足為慮。”

    正在此時,小公主蹦蹦跳跳地來找皇帝,父皇父皇地叫著,童聲稚嫩,天真可愛。

    熊廷弼趕忙起身要施禮,卻被皇帝止住,笑道:“熊卿不必多禮,你是朕之股肱,這禮呀,小孩子可受不起。”

    說著,皇帝起身抱起女兒,在小臉蛋兒上親了一口,對熊廷弼說道:“今天就到這兒吧,有何不解之處,入宮覲見,題本上奏,即可。”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