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四百三十三章 千秋節將至,伐緬將始(2/2)

    以遼東為基地向北拓展的計劃不變,決心不動搖。

    既然寒冷沒有滅亡北極熊,也沒擋住他們擴張的腳步,大明帝國一樣能做到,甚至是做得更好。

    不管是蒙古族,還是滿族,甚至是逃過鴨綠江的朝鮮人,隻要歸化入籍,都是大明子民,成為開發東北的寶貴人力。

    南方也是一樣,廣西的,滇省的,少數民族早就是大明子民,都談不上歸化入籍的問題。

    通過有序的移民,解決土地緊張造成的社會不穩定,大明的穩定才有更堅實的基礎。

    “若是想去看望孫兒,朕這邊亦給假期。”皇帝的麵容和熙,微笑著說道:“看看家鄉的變化,也放心不是。”

    布和愣怔了一下,趕忙叩下頭去,言辭懇切地說道:“微臣謝萬歲隆恩,卻萬萬不敢因私忘公。至於家鄉,犬子早有書信,言說變化很大,部族民眾過得比以前更好。此皆是萬歲英明,微臣實在是沒有什麽不放心的。”

    不管皇帝是不是試探,謙辭都是必須的。

    布和知道自己的身份,隻是科爾沁部的貴族,皇帝從戰俘中釋放任用,已是皇恩浩蕩,他是不敢露出半點不滿,連半點思念家鄉的感情也不敢表露。

    皇帝嗬嗬一笑,說道:“也罷,沒有長輩去看晚輩的道理。待朕北巡時,你便陪侍左右。科爾沁大草原很美麗,朕心儀已久了。”

    布和再次謝恩,思緒翻飛。

    皇帝有北巡的意思,但今天明確說出,卻是第一次,意義重大。且當麵對布和說出,也顯出了一種信任。

    奏事已畢,董其昌和禮部侍郎布和告退而去。

    皇帝喝著茶水,靜下心來,又拿過奏疏閱看起來。

    秋收的數字讓皇帝輕鬆下來,接下來的大事便是伐緬。

    新的作戰目的確定之後,王三善很快就傳來了密奏,陳述了具體的改變。

    攻克阿瓦城,雖然比原來的計劃又進了一步,但王三善與眾將商議之後,卻認為並不必為此而增加兵力。

    這也不是狂妄自大,之前的計劃是皇帝定的,擔心鯨吞之後消化不良。在前線將領看來,打到阿瓦河和攻克阿瓦城,隻是隔著條河罷了。

    盡管明軍缺乏攻城的重炮,但有火箭,且阿瓦城的防禦設施也沒有國內大城那麽堅固。

    所以,王三善在密奏中說明了這一點,並對原來的作戰計劃進行了修改。

    原來是急進突擊,依靠火力優勢,迅速擊敗當麵之敵,直到阿瓦河,震懾緬王之膽,簽訂條約而罷戰。

    現在,王三善和眾將認為緩進更能達到攻占阿瓦城的目標。緩進是給緬人集結抵擋的時間,然後在一次決定性的大戰中給予其重大殺傷。

    有生力量損失慘重,之後的攻城掠地也就相當容易。阿瓦城的城防力量也就薄弱,更利於明軍攻破。

    皇帝很快就作了回複,同意王三善和眾將商議後的決定。對於作戰,他一向不喜歡遙控指揮,給前線將領充分的自主自由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