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四百二十八章 重建大寧都司的開始(1/2)

    沒有了自己的語言,沒有了文化傳承,還能稱為獨立的民族嗎?

    緬人、越人,還有其他的種族,都可以如此處理。沒有大屠殺,而是給他們一條生路,已經是足夠仁慈。

    王三善召集眾將,把皇帝的密旨進行了傳達。當然,不能是皇帝的意思,而要改成朝廷的新策。

    無疑,軍隊對這樣的策略是歡迎的。與戰利品的分配一樣,更能夠激勵士氣。

    戰爭債券不用細,對己軍的實力有信心,對戰爭的勝利沒有疑問,手裏又有錢,那就買唄!

    人口買賣就更好了,抓了多少人,就給多少錢。也不用在戰場上抓俘虜,平民百姓抓起來還費勁嗎?

    當然,也不能亂抓,把占領區的平民全部賣掉,湄公省和婆羅洲短期內也沒有那麽大的承載能力。

    所以,這也要有規定,有細則,有計劃,分期分批地進行。

    首先是戰俘,這是潛在的反抗力量,最有可能對占領區的穩固造成威脅;其次是精壯,幹活兒是把好手,可拿起刀槍,很快也能成為戰士。

    占領區需要人口嗎?答案是肯定的。可填充占領區的將是滇省各土司的人,以及數量眾多的漢家百姓。

    人口由北向南遷徙移動,是長期的國策之一。甘陝向川,川、桂向滇,滇省向外。

    總的原則很簡單,減少大災害最嚴重的北方人口數量,使得抗災賑災的難度降低。

    盡管北方數省的人口數量有所減少,可武器裝備的升級改進,使得明軍戰力不降反升。

    如果不是北方草原太過廣闊,後勤問題難以解決,皇帝認為有五萬精騎,就足以掃蕩草原,戰無不勝。

    而大明現在的精騎,如果算上歸順的蒙古諸部,十幾萬都是少的。

    隻不過,現在征服北方草原,時機不對。占的越多,消耗越大,大災害的影響令人生畏。

    當然,大災害也給明朝不戰而勝提供了良機。氣候的寒冷,草場的南移,遊牧民族的生活將越來越困難,對明朝的依賴也會越來越強。

    打又打不過,搶又搶不著,再有林丹汗這個自大的家夥要重複成吉思汗的輝煌,蒙古諸部要麽被吞並,要麽就隻能歸順明國。

    顯然,蒙古諸部過著土皇帝般的生活,寧做雞頭,不做牛尾,對於林丹汗的夢想,沒有幾個真正支持。

    可盡管如此,明國在北方的推進依然在有序進行,修路、築城,以點連線,以線帶麵,是明軍實施穩固占領的不變原則。

    洪武二十年(187年)設置大寧都司,治所在大寧衛(今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西)。

    大寧衛管轄今河北高官城以北,內蒙古自治區西拉木倫河以北等地。第二年改為北平行都司。

    永樂元年,大寧都司治所內遷保定府。從此,明朝經營十二年的大寧都司被棄守,所領衛所有的廢除,有的遷移到長城以南,再也未曾恢複。

    明成祖也知道大寧的重要性,在永樂八年第一次北征時曾:“今滅此殘虜,惟守開平、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則邊境可永無事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