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四百二十七章 人口買賣(2/2)

    兵工廠主要生產彈藥,以及槍械武器的修理。再加上火箭和青銅重迫,基本上能夠滿足伐緬的戰爭所需。

    這主要是考慮到緬甸的地形地勢,重型火炮運輸不便,發揮的作用也有限。

    有了火箭和重迫,射程上便遠遠超過緬人,遠程轟炸就是吊打;中近距的火力則主要是佛朗機炮,以及燧發槍的攢射。

    不要緬人,現在世界上的所有陸軍都算上,在火力方麵,都比明軍要弱上很多。隻要戰士們不是軟腳蝦,正常作戰的話,明軍沒有失敗的道理。

    王三善參觀視察完畢,走出戒備森嚴的兵工廠,又想起一事,對旁邊的官員問道:“調集川滇馬匹,還要加快。”

    “大人放心。”官員躬身道:“數量隻能超額,不會缺少。”

    川滇馬匹矮,不善衝鋒,但耐力強、能負重,行走複雜道路,或者是山路,最是合適。

    火力的強大,依靠的是彈藥的供給。打仗打的就是後勤,這個宗旨,已經被明軍越來越重視並接受。

    至於糧草等物資,伐緬之戰的原則是就地獲取,也就是以戰養戰。這樣,就大大減輕了明軍的後勤壓力。

    已是秋高氣爽的時節,緬地的糧食要收割了,正好是給明軍準備的。

    王三善剛回到駐地,便接到了皇帝的密旨。

    有些事情是可以明麵上講的,比如兵部的行文;有些卻是不宜公開的,便是密奏製度。

    王三善取出密碼本,把密旨譯完看過,捋著胡須思索半晌,開口命人請眾將前來議事。

    對於伐緬,皇帝本來是打著蠶食的目的,之前還有過隻打到阿瓦城下,逼迫緬王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最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

    但現在,皇帝的決心已變。在密旨中詢問王三善,能不能一鼓作氣,拿下阿瓦城。至於緬王,皇帝倒並不在意。

    阿瓦城作為王城,王室的財富應該很是豐厚,比占城王族的隻多不少。

    以前,皇帝還擔心占地過大,容易消化不良,牽扯並消耗明軍的力量。可思路又有所改變,能將占領區緬人有可能的反抗,降到最低。

    辦法也不複雜,那就是遷民,或者直接叫做人口買賣。

    海商總會已經開出價格,壯年的男性戰俘二十元,女性十五元,歲數大的或的,一律十元;再差一些的,打底五元。

    這還隻是表麵的價格,還有運輸戰俘的花費,海商總會也全部承擔。

    海商總會的提議,讓皇帝茅塞頓開,新的思路,新的辦法,便應運而生。

    把占領區的緬人賣給海商總會,不僅賺到了錢,還能使占領區有可能的反抗,降到最低。

    湄公省的開發也需要人口,但作為官方機構,就不能用這麽露骨的手段。至少是不能拿到明麵,暗中向湄公省輸送人口,還是能做到的。

    緬人遷往湄公省或婆羅洲,湄公省的越人等原住民,可以遷到婆羅洲……

    很好,非常好。在異地他鄉,這些人會好管理。經過幾年的教育,應該會漢話;再經過十幾年,新出生的差不多就忘了自己原來的民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