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三百七十二章 遼東布署,荷蘭鬼(2/2)

    “父皇!”

    “父皇!”

    當兩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娃奶聲奶氣地叫著,撲進皇帝懷裏,正是皇帝心都要飛起,最幸福舒愜的時候。

    每當此時,張裕妃便滿麵含笑地看著,也不多話,心中洋溢著濃濃的喜意。

    皇位坐得越穩,天下越太平,自己的女人和後代才會越幸福,不會有王朝末日的顛沛流離,甚至是喪命死亡。

    皇帝笑得暢快,輕輕摸著女兒的小臉蛋兒,覺得自己已經幹成了一件大事。給大明帝國續命,使千千萬萬的大明人能夠平安生活。

    …………………….

    皇帝要開疆拓土,重拾成祖擴張戰略的想法,最先領會的不是朝堂大臣,也不是遼東官兵,而是沈有容所率領的水師。

    水師,這個大明的傳統稱呼幾年來並沒有改變。但在職權和性質上,卻已經有了劃分。

    內河水師自不必說,依然保留;近海水師,也就是大明舊的海軍部隊,在數量上逐年減少,新組建的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卻在不斷擴充。

    每年三十餘艘大中型艦船,兩百多門火炮,基本上不會少於這個數字。

    幾年下來,大明的兩大艦隊已經各自有了兩百餘艘大中型船隻的規模。如果再加上小型船隻,都超過了五百艘。

    京師火器兵器局,廣州兵器局,南京兵器局,三大軍工廠經過人才流動互補,聘請葡籍技師,都能鑄造軍艦上的紅夷大炮(長管加農炮)和短管加朗炮。

    而原計劃裝備陸軍,用於攻堅所造的紅夷大炮,隻在寧遠裝備了一部分後,便盡數拔調給了兩大艦隊。

    因為,有了燧發火槍加刺刀,以及其它中小型火炮,已經能把建奴打得滿地找牙,笨重而又昂貴的紅夷大炮並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而即便是紅夷大炮,為兩大艦隊鑄造並裝備的也不多,加朗炮倒是沒少造,在成本上又比紅夷大炮節省了很多。

    這樣的數量規模,讓皇帝多少放下心來。盡管還不能確定能夠遠征擊敗在亞洲的西夷艦隊,但在大明沿海,卻已經足以禦敵。

    而就在皇帝安排完遼東戰後事宜,剛剛享受了幾天清閑的時候,一個情報又讓他皺起了眉頭。

    根據海商及各南洋諸國安插的密諜所報,荷蘭人正在準備出動艦隊,前來南海。他們的攻打目標當然不是大明,而是澳門的葡萄牙人。

    在荷蘭人想來,葡萄牙人能占澳門,他們從葡萄牙人手中搶過來,並不算是與大明開戰。按照大明對待葡萄牙人的態度,他們也能夠在澳門立足。

    什麽狗屁的邏輯?皇帝接到情報後,在大殿內急走氣惱,對於西夷的思維感到不可理解。

    等他思考了半晌,無奈地搖頭歎氣。這也怪大明朝廷,更怪大明皇帝,給西夷造成了這樣的印象。

    而荷蘭人幾年前強占澎湖,雖被大明水師擊敗,但靠的是數量和人力優勢,顯然並沒有讓荷蘭鬼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

    正因為如此,他們又要卷土重來。

    看來,不給他們一個深刻的教訓,他們就不會明白如今的大明已經改變的對外政策。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