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三百六十九章 北方攻略(2/2)

    人口確實是最重要的,沒有百萬知青奔赴東北,那裏依然會被稱為北大荒。

    隻不過,依靠現在的生產力、運輸能力等因素,以及大災害的影響,向遼東移民開發,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即便緩慢,皇帝也不是很在意,隻要腳步不停,把開發計劃堅決地貫徹實施,就不會出現曆史上雅克薩、尼布楚那樣的事情。

    因為,按照皇帝的計劃,每年向北推進百裏,到達黑龍江用不上多少年的時間。

    而黑龍江、大興安嶺也不是皇帝的最終目標,西伯利亞地下埋藏的黑金,皇帝也要將其囊括在大明帝國手中。

    小冰河期的寒冷不能滅亡更北的沙俄,不能滅亡漠北的蒙古諸部,就更不能阻擋皇帝的意誌和明軍向北拓疆的腳步。

    而對自己設計的監督製約等製度的自信,皇帝已經不用過多考慮哪個臣子的曆史所載。能用則用,不能用就撤,沒人能夠跋扈自雄,甚至是擁兵作亂。

    “十裏築一堡,有道路連通,邊占邊屯,步步為營,每年百裏不是極限,兩百裏也有可能……”

    皇帝微抿嘴角,同意毛文龍所提建議的同時,也認為他的氣魄和格局不如自己的大。

    築堡多小氣,建城才好。名字他都想好了,什麽長春、四平、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

    築城修路的方略不僅適用於由遼東向北的拓疆,還有蒙古也一樣,什麽呼和浩特、包頭、烏蘭察布……也隻是皇帝要在十幾年內達到的目標。

    建奴已基本沒有卷土重來的可能,那位做著統一蒙古諸部、重複祖先輝煌的林丹汗,又豈會是明軍的對手?

    整個大明的北方都是一盤棋,北進也是唯一的戰略計劃。這一點,通過重複科爾沁,設置劄薩克,毛文龍也很清楚明白。

    對此,毛文龍是支持皇帝,並有著極大的信心的。

    通過遼東的戰爭,朝廷以巨大的資源鍛煉和打造出了能夠橫掃所有敵人的雄師。武器裝備碾壓,騎兵牆橫推,這股力量還能讓它沉寂?

    “奴兒幹都司的故地恢複,並使其納入我大明的直接管轄統治,微臣以為重複太祖、成祖的輝煌,在英明神武的陛下指揮下,並不困難……”

    毛文龍讚頌了下皇帝,略作停頓,微微抬頭觀察。

    哈哈哈哈,皇帝笑得暢懷,起碼毛文龍是這樣認為的,不由得心中一鬆。

    “不僅僅是開疆拓土,還要穩固地占領,積極地經營。”皇帝收住笑聲,開口說道:“所占之地如果成為朝廷的負擔,一兩年尚可,時間再長,又有什麽意義?”

    皇帝沉吟了一下,說道:“毛愛卿,朕想知道,要完成滅奴拓疆的任務,遼東需要多少軍隊?”

    毛文龍趕忙躬身答道:“回萬歲,微臣經過反複計算,覺得有三萬六千足矣。”

    這是毛文龍經過再三壓縮後得出的數字,並和苟真懷等人商議過。既能完成任務,又使朝廷能夠保證糧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