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三百五十五章 湄公省大發展之前奏(2/2)

    董應舉笑了笑,說道:“凡是我大明子民,皆可告知。即便是蠻夷,本官看也是保秘不了太久。”

    根本沒有必要封鎖保秘,也保秘不了多長時間。畢竟要讓百姓知道如何去做,千千萬萬的人,不可能不被外人學去。

    李國助立刻放下心來,認為即便他不去告訴海商總會,義父那裏也會得到防治之方。

    要知道,皇帝的宏圖大誌,海商總會是最先知曉,最先開始行動的。

    他在湄公省得到縣令一職,也不過是來曆練曆練,並不會長久。

    李旦、顏思齊已經盯上了南洋寬廣之地,在皇帝的授意下,以商貿為幌子,去滲透、刺探,直至占領更大的地盤。

    按照皇帝的承諾,誰建立了功業,朝廷將不吝封爵之賞,並給予一定的封地。

    這又是破天荒的第一次,給予商人真正的爵位,真正的封地。即便是本朝的開國功勳,得到此待遇的也是極少極少。

    顯然,皇帝也是看好了海商集團的開拓精神,才先給予其方便,希望他們能夠成事,並成為其他人的榜樣。

    “遼東已平,舉國歡慶,湄公省也要為大明賀,為聖天子賀。”董應舉笑容滿麵,顯出與以往不同的輕鬆和快意,“你已經看到城內的布置了吧?”

    李國助趕忙點頭,說道:“張燈結彩,極是隆重。下官所治下的縣城裏,也是一樣的歡慶氣氛,卻是不如府城。”

    董應舉嗬嗬笑著,與李國助又談了一會兒,才讓其告辭而去。

    廳內隻剩下了董應舉一人,他沉思良久,重新收拾起被李國助打斷的思緒,提筆鋪紙,開始給皇帝寫密奏。

    有些事情,董應舉並沒有告訴李國助。並不是不信任,而是與李國助沒有什麽關係。

    皇帝詢問董應舉關於湄公省的情況,主要是北麵占城國,以及占城國北麵南阮的情況。

    其時,安南分為南北兩部,連年交兵,北鄭南阮互有勝負,誰也無法將對手一舉擊敗,從而統一安南。

    而占城國已經是勢弱將滅,隻是南阮沒騰出手來,才允許其恭順地存在。

    但大明在湄公省拓地墾殖,把占城國夾在了中間。

    這樣的形勢下,南阮恐怕就更不好下手。他們也不傻,留著占城國作緩衝,比直麵強大的明朝的壓力可要小多了。

    在董應舉看來,占城國暫時維持,對湄公省的發展更加有利。畢竟,現在湄公省的拓展方向主要是向南,直至大海。

    在中南半島的最南端,擁有港口的意義重大。作為前往暹羅和馬來亞半島的中轉站,給前往南洋的海商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同時,這也是水師所要求的,能夠更好地控製南海,抵擋西夷。

    “萬歲明鑒,湄公省明年如能再增十萬移民,墾地耕種則足夠三年之積。而水陸軍隊過萬,更可橫掃獠蠻,所向無敵……”

    董應舉放下了筆,覺得遼東平定,朝廷應該能夠給予湄公省更大的支持。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