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三百二十一章 興也勃焉,亡也忽焉(2/2)

    “今日之改革,既是為我們,亦是為子孫,為大明能傲立於世、長盛不衰。王朝更替,周期循環,千年曆史已經有足夠的警誡,難道還不夠讓我們吸取教訓?”

    “興也勃焉,亡也忽焉。太祖建國,成祖開拓,土木堡之變差點亡國,北方蒙古時常入寇,建奴叛明屠炭生靈。這樣的大明,何敢稱天下太平,何敢稱泱泱大國?”

    “弘治中興,隆慶新政,不過是幾十年的起色,病根未除,終難痊愈。自萬曆十四年,朝堂上黨爭不斷,貪瀆盛行,文官貪財,武將怕死……”

    皇帝的臉色沉了下來,可見是真的生氣了。

    事實如此,難以置疑。眾臣躬身聆訓,心中凜然。

    不避諱,不隱瞞,就是實話實說,才令人動容。

    盡管很多事情都是發生之後,才意識到問題所在。但絕對是在警醒,別以為小弊無妨。別以為大明疆域萬裏,子民億兆,經得起折騰。

    “事易時宜,變法宜矣!古之先賢已有此智慧,我們豈能抱殘守缺,因循守舊。什麽祖製,什麽成法,皆要因時而變。守好大明江山,才能讓祖宗滿意……”

    皇帝終於停了下來,雖然口有點幹,卻不端杯,掃視著群臣,沉聲道:“眾卿皆是大明精英,朕之股肱。望君臣同心,共建永遠強大昌盛的大明帝國,子孫後代,永享太平安樂。”

    說完,皇帝做了個手勢,王體乾立刻尖著嗓子拉長聲音叫道:“退朝!”

    看著年輕皇帝略顯疲憊地放鬆了身體,眾臣躬身施禮,心緒複雜地退出了大殿。

    王體乾躬身捧上茶水,說道:“皇爺的聖訓,發人深醒,但有良心,也會銘記五內,永不敢忘。”

    皇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淡淡地說道:“良心不妥,應謂良知。若天下人皆有良知,朕也不必如此苦口婆心,如此操心勞神。”

    “是,是,皇爺糾正的極是,是奴婢學問不好。”王體乾躬身受教,謙虛得一塌糊塗。

    皇帝看了王體乾一眼,不由得失笑。奴婢雖是萬分恭敬,可事事依順,全要自己事必躬親,卻也不是自己希望的。

    “皇爺,信王殿下和唐王世孫還在偏殿等候。”王體乾奏道:“皇爺若是疲累,便讓他們告退,改日再宣召入宮。”

    朱由校想了一下,說道:“也不用改日了,讓他們覲見吧!”

    時間不大,信王朱由檢和唐王世孫朱聿鍵進到殿內,施禮拜見。

    “免禮平身。”朱由校臉上露出笑容,語氣和熙,“出外一年,看著倒是壯實了不少,氣質也有不同。”

    “皇兄目光如炬。”信王朱由檢笑道:“臣弟隻覺得長高了,卻不知是否壯實。”

    朱聿鍵躬身奏道:“微臣覺得飯量大了,走得路多也不覺腳疼腿酸。”

    皇帝哈哈一笑,伸手示意宮人搬來繡墩,說道:“宣召並無公事,朕就想聽聽你們在外麵的見聞。呆在這皇宮中,著實無聊氣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