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三百二十章 機構大改革(2/2)

    朱由檢嗬嗬笑著,說道:“還有報紙上能飛上天的熱氣球,有空兒真要見識見識。”

    “某也甚是好奇,心癢難耐。”朱聿鍵湊趣道:“到時一定叫上我啊!”

    朱由檢笑著點頭,一口答應下來。

    說著話,馬車已經到了皇宮門前,通傳之後,很快就有回複,皇帝在乾清宮,請他們前去覲見。

    朱由檢頗為自豪,到底是兄弟情深,通報就能入宮。平常的官員怕是要去禮部報備,等候宣召了。

    一年多在外辦差,回京麵聖複命,兩人還真是挺激動,腳步都輕快起來。

    來到殿外,二人由宮人引往偏殿暫歇,皇帝正在召見孫承宗等重臣。

    “戶部尚書李起元告老請辭的奏疏朕已經準了。”大殿內,皇帝正在進行著重要的人事安排,征詢著重臣的意見。

    李起元年紀大了,又有病在身,這幾年是強撐著管理財政,殫精竭慮地籌措資金。

    眼見著平遼已近完成,李起元引疾請辭,這已經是第二次上疏了。

    皇帝準備給這位老臣應得的榮譽,但對於繼任者卻還在考慮之中。現成的倒有,畢自嚴就能勝任。

    可皇帝不是簡單地任命一位新戶部尚書,而是要借此機會改革戶部,細劃機構,細分職權。

    要說古代的戶部,掌握全國土地、賦稅、戶籍、貨幣等等,工作既多又雜。

    按照朱由校的想法,至少要把戶部分成民政部、財政部、農業部、國稅局。

    也就是說,皇帝又是大手筆,要改革已實行千年的六部九卿製。

    “萬歲,細劃機構固然能夠職權明晰,但官員增加,權力劃分,衙門增設,恐怕會引起混亂,非短時間內能夠順遂。”

    孫承宗本著謹慎小心,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折騰啥呀,戶部管的事情是挺多挺雜的,可下麵不是有好幾個清吏司嘛,各管一攤,挺好的呀!

    皇帝並不是這麽看,雖然戶部下的清吏司,也可以看成是農業部、財政部等機構,但不是獨立的、垂直的,開展工作的效率比較低呀!

    還有兵部,皇帝也準備改革,至少分為國防部、總參謀部、總後勤部;還有禮部,分成外交部、教育部;工部分成交通部、水利部……

    “孫師的顧慮可以理解。”皇帝並不生氣,緩緩說道:“但暫時的混亂,卻是為了日後的更加順遂。多設部門,也並不意味著官員的增加。職權不明,混雜交叉,效率不高,才是朕要改革的主要原因。”

    停頓了一下,皇帝接著說道:“比如農業部,在大災害來臨前和來臨時,都是重中之重的工作。能吃飽飯,百姓才安居,國家才太平。掛於戶部之下,權力不夠大,官職不夠高,幹起工作來,難免受到掣肘。”

    “萬歲英明。”刑部尚書薛貞躬身讚同,馬屁拍上,“民以食為天,農耕乃立國之本,自當提高品級。”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