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三百一十九章 軍政改革從遼東開始(2/2)

    停頓了一下,皇帝接著說道:“以工代賑是個好辦法,趁著這個機會,把遼東的基礎設施修建起來。道路、水利,還有水路運輸,關係民生的不能耽擱。朝廷財政,還能支撐。花費要太多的話,隻能由吳卿想辦法解決了。”

    “巡撫衙門,暫設在遼陽;遼東軍區,駐於沈陽。”皇帝沉吟了一下,說道:“沈陽中衛更名為沈陽府,知府是吳執禦,你應該認識的。”

    吳用先笑了笑,說道:“雖未謀麵,卻聞其‘吳靖街’之名。”

    吳執禦是天啟二年的進士,任直隸順德府推官,潔躬執法,打擊豪強,人稱“吳靖街”。

    皇帝也笑了,說道:“剛直而少變通,恤民而苛富,有些偏激了,朕已經說過他,凡事依法,不可以貧富定曲直。”

    “另有王一寧,原遼東生員,頗有膽識,於袁師幕下當差,吳卿可論才任用。其他官員,吏部正在商議人選,吳卿亦可推薦。”

    吳用先躬身謝過,猶豫了一下,開口問道:“萬歲,不知遼東軍區的大帥為誰,又需微臣如何共事,如何配合?”

    皇帝搖了搖頭,說道:“朕還未定最後人選,軍政各管一攤,職責明晰,也沒有什麽難以共事的地方。糧餉和軍紀,有專人負責,專人監督,也不用吳卿難做。”

    明白了。雖然表麵看不是以文製武,以巡撫指揮鎮帥,但皇帝另有安排,絕不是放任軍頭不管。

    吳用先不再就此事提問,又就幾個不詳之處向皇帝請教,都得到了答複。

    “遼東農業是重中之重,吳卿去拜望下徐光啟,肯定獲益匪淺。”皇帝露出些許疲態,最後提醒著吳用先,又命宮人頒下賞賜。

    吳用先起身施禮告退,再有不清楚的地方,上題本奏疏即可。而皇帝這麽長時間的召見,可謂是耳提麵命,可見其對吳用先的信任和期盼。

    千頭萬緒呀!

    皇帝輕撫著額頭,對於遼東的軍政分開,相當費腦筋。但趁著遼東新複,新政施行的阻力和困難最小,卻是不能因省事而耽擱。

    軍區劃分不算是首創,雖然叫法不同,明朝的各邊鎮和後世的軍區也相差不多。

    而對於毛文龍的任命,皇帝卻還在猶豫。

    如果啟用他更放心的張盤、何可綱等將領,一是資曆不夠,威望不足以統領遼東全軍。二是有卸磨殺驢之嫌,也許會讓將士們寒心。

    微皺眉頭沉吟著,皇帝覺得還是待平遼之後召毛文龍進京,當麵提醒,或是敲打敲打,觀其表現,再委任不遲。

    而且,從東江鎮初建,皇帝就已經改變了原來的軍製。毛文龍受到了監督和製約,也沒有那麽大的權力,過多的擔心也是不必的。

    遼東的軍政要改革,朝廷這邊也要有變動,總參謀部應該是獨立出來的時候了。

    想到這些,皇帝無奈地苦笑,這些都是需要自己費神謀劃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