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三百零一章 兵敗如山倒(2/2)

    同時,代善發出命令,一是讓莽古爾泰組織沈陽的女真人遷出城池,向建州遷徙;二是給在建州的阿濟格和杜度,讓他們抽調人馬,加強薩爾滸的防衛。

    薩爾滸是建州的門戶之一,是沈陽、撫順通往建州的必經之路。經薩爾滸向北,還可以退往海西之地。

    海西一名始見於元代,即今鬆花江。

    後來明朝所稱的海西女真,卻並不是其發源地的原因,而是按地域劃分女真人。

    在今俄羅斯遠東庫頁島一帶的女真人被稱為“東海女真”,即野人女真;而生活在他們西邊的女真人,自然就成了海西女真。

    要知道,明朝時所指的遼東,也就是現在的吉林遼寧的大部。而再往北的海西,也就是後世的黑龍江和鬆花江流域,當時真的是林海雪原,荒僻苦寒之地。

    尤其是建州女真滅掉了海西女真四部後,吞並其人口以充實兵力,南遷其部民,海西之地就更是人煙稀少。

    顯然,代善或是老奴,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連建州都要放棄。

    在他們想來,海西之地原是明朝羈索之地,又荒僻苦寒,明軍已得遼東,再繼續深入追擊,困難很大,且明廷未必會對勞師遠征感興趣。

    代善派出的信使前往建州和沈陽,而兩個秘密信使卻悄然離開大隊,前往薩爾滸報信。

    “汗王傳位於十四貝勒,大貝勒輔政,實是自取內亂。”範文程和李永芳又湊到了一起,低聲話。

    李永芳搖了搖頭,道:“四貝勒雖然聰明大度、騎射嫻熟,但到底有葉赫血脈。值此危難之時,汗王心有疑慮,也是正常。”

    停頓了一下,李永芳繼續道:“兩黃旗給了十四貝勒,正白旗早歸十二貝勒,有些實力,縱有人不服,也無濟於事。何況形勢危急,再起內亂,亡無日矣。”

    範文程輕輕歎了口氣,道:“所以,咱們隻是通知四貝勒一聲,並未攛掇他爭位。”

    “關鍵還是大貝勒的態度。”李永芳望向前方的大旗,眯了下眼睛,道:“既然已是輔政,想必他不會有別的念頭。”

    代善有兩紅旗,縱有戰損,亦是三大貝勒中實力最強的。皇太極和莽古爾泰已不是旗主,光杆老哥,想和十四貝勒多爾袞爭位,根本就不可能。

    但從努爾哈赤最後的安排來看,代善不大可能與幼弟爭位。在實力上,也比不上得到汗王親軍和兩黃旗的多爾袞。

    所以,盡管範文程和李永芳都和皇太極交好,也都認為皇太極更有能力領導後金,但也知道爭位的希望不大。

    還有一點,就是二人都不希望後金內亂而加速滅亡。盡管身為漢人,可這兩個家夥已和後金是相同的命運,聯係緊密、不可分割。

    後金若亡,他們這兩個大漢奸豈能幸存?他們自己犯的罪孽,明廷是絕不可饒恕的,自己心裏更加的清楚。

    海西雖是苦寒之地,卻還能苟延殘喘,保全性命。

    二人也都清楚,明軍趁勝繼續進攻,遼沈很難保住。即便是建州,也正在遭到東江鎮的猛攻,形勢已是岌岌可危。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