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三百章 深化改革(2/3)

    “監管、征稅、查私,這是最主要的三項工作。海貿大興,是可以預見的,關稅也將成為國家財政的重要支柱……”

    皇帝並不奢望大明的市舶稅收能達到宋朝那般驚人的數量,但現在的收入狀況,卻顯然不能令他滿意。

    細化機構,細化職能,市舶司暫時歸屬戶部,但早晚是要單獨劃分出來。

    而最先從六部獨立的部門,卻是國家稅務總局,主管稅收工作,職級與六部相同。

    可以看出,皇帝最關心的是經濟,也就是大明的錢袋子。隻要有錢,無論是國內建設,還是軍力擴充,抑或是恤民措施,都能夠放手去幹。

    鄭芝龍和吳錚用心聽著,都知道皇帝愛財,可卻不明白皇帝的宏圖大業。

    說了半晌,皇帝才命人搬來繡墩,給了二人了不得的禮遇。按他們二人的官職,哪會想到能在皇帝跟前撈個座兒?

    “謝萬歲恩典。”二人施禮之後,才恭謹而小心地坐下。

    皇帝命宮人把相關文件遞給二人,說道:“這是朕草擬,又經過眾臣商議。你們拿回去,到海關總署和同僚們再細細商議研究,修改完善後呈給朕看,才算最終確定。”

    其實,這樣的工作並不需要皇帝耳提麵命。但皇帝已經知道了什麽叫皇恩浩蕩,親自召見更能讓臣子死心蹋地的盡忠報效。

    “萬歲。”鄭芝龍拱手道:“微臣覺得東番、湄公兩地也應建市舶司,從地理位置看,兩地發展潛力甚大。”

    皇帝微笑頜首,表示讚賞,說道:“都在文件中,雖是孤懸海外,卻也是大明疆土,朝廷不會落下。”

    推薦一個app,媲美舊版追書神器,可換源書籍全的\咪\咪閱讀\.MiMiRead.\!

    吳錚是個穩重的,沒看到文件,不了解細致,便不輕易發言,稟持的是“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鄭芝龍還是讀書少了,也熱衷功名,倒是顯得急切了些。

    不過,皇帝倒是不以為意,更以收服了曆史上的海上巨孽而暗自得意。

    又隨便說了幾句,皇帝便命宮人宣讀聖旨,並把新官服當場賜下。儀式感要有,當麵賞賜效果更佳,這也是皇帝學到的馭下之道。

    鄭芝龍、吳錚感恩戴德地告退而去,幾年來的升遷讓他們認清一個道理,忠心侍君、實心任事、奉公守法能保無虞。

    今年秋後,可是又砍了一批貪官的腦袋。雖然比照去年前年要少很多,但震懾作用依舊。

    何苦來哉?!貪來的錢財田地宅院,全都沒了;自己人頭不保,家眷親屬也被流放千裏。

    而守法官員不僅能升遷,還領著增加的俸祿,享受著車駕、高溫、取暖等補貼,生活無憂。

    但錢財動人心,總會有人利令智昏,以僥幸之心行貪瀆之事。

    你不仁,我不義。現在的皇帝,對於殺人,完全沒有什麽心理負擔。更憋著一股勁兒,還就不信治不了貪官汙吏了。

    鄭芝龍、吳錚二人離去,皇帝輕撫額頭,範小慧立刻上前,用纖纖玉手給皇爺按摩。

    皇帝閉上眼睛享受著,想起一事,又開口吩咐道:“王伴,皇家溫室送來的新鮮蔬菜,給孫師等重臣都送去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