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二百八十二章 票鹽法初獲成功(2/2)

    “大人殫心竭慮,勞苦奔波,方有此成就。”呂慶厚拱手道:“票鹽法推而廣之是肯定的事情,下官先祝大人高升了。”

    夏中時矜持著向下壓了壓手,微笑著說道:“報效君上,臣子的本份。萬歲誇讚一句,本官便心滿意足,可不敢有別的奢求。”

    停頓了一下,夏中時語重心長地囑咐道:“再有一月便是春節,還要繼續兢兢業業,在年前給萬歲報上喜訊。”

    “下官省得。”呂慶厚拱手應承。

    夏中時笑了笑,話裏有話地說道:“這長盧鹽廠還是需要你這樣熟悉業務的官員管理,才能使鹽稅穩定,令萬歲放心。”

    呂慶厚心中狂喜,趕忙拱手道:“大人提點,下官感激不盡,定然不會讓大人失望。”

    夏中時微笑頜首,說道:“如此便好。嗯,本官沒有什麽要交代的了,你回去繼續辦公吧!”

    呂慶厚站起身,再施一禮,方才退了出去。

    雖然還有個把月才是年底盤點,但鹽稅增加已是確定無疑。夏中時十有八九會得到晉升,或是調去他處推行票鹽法。

    而這長盧鹽廠的主官,夏中時的話中是很看好自己的。趁著萬歲高興,也隻是一句話的事情。

    至少升到七品,六品也有希望。

    呂慶厚心裏想著,臉上不由得露出笑容,步履也輕快了許多。

    …………………

    鹽務總署,海關總署,郵政總局……已經成立的,計劃成立的,需要的官員很多。或者按皇帝的說法,公務員隊伍還是遠遠不夠的。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而明朝已經建國幾百年,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曆朝曆代差不多都有的問題,那就是冗官。

    一方麵是需要大量官員,一方麵又是冗官,聽起來豈不是相互矛盾?

    但仔細分析,或是從朱由校的角度出發,就會明白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矛盾,也就知道這根本不矛盾了。

    中上層的官員太多,基層的官員太少;有學問的官兒多,有實務能力的官兒少;科舉入仕的官員太多,專業的官員太少。

    正因為是這樣的怪圈,往往讓皇帝要幹大事時,就覺得可用之人太少。

    其實,這也有皇帝本身的原因。如果他不是穿越者,自然不會搞出這麽多新鮮的東西,需要那麽多專業性的人才。

    鹽務總署還好,畢竟食鹽專賣是曆朝曆代差不多都要實行的斂財手段。隻不過是改變了方式,並沒有太過創新性的工作。

    而除了專業性人才的缺乏,朱由校對於已經沿襲了上千年的六部九卿,也覺得到了要增加機構、細分業務的時候。

    財政部、農業部、教育部、國防部、國家安全部、民政部、建設部、水利部、交通部、衛生部……

    不用太過細致,至少十幾個部已經在朱由校的計劃中。

    社會在發展,生產力在提高,六部九卿的設置就顯得有些粗放,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