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二百七十三章 老奴發動(2/2)

    身先士卒,確實是鼓舞士氣軍心的不二法門。當然,士兵們也得吃飽飯,最好還要有仇恨在胸。

    而戰爭打到現在,遼東明軍也確實具備了與建奴決勝負的實力。

    就算不考慮武器裝備的優勢,糧餉充足的十數萬明軍,多數還是與建奴有著仇恨的遼人,也能把建奴拚殘。

    ………………….

    遼南,塔山鋪,熊廷弼坐鎮於此,也就相當於前敵指揮部。

    擺設香案,率領將領遙拜京師,為皇帝祝壽,老熊也做著和毛文龍同樣的事情。

    結束了儀式,熊廷弼剛回到指揮部,便有軍情司前來稟報。據最新的情報顯示,經過動員,遼沈的建奴有出動的跡象。

    “吾料老奴必會傾巢而來,以求一逞。”熊廷弼對此並不意外,讓軍情司繼續搜集情報,他便召集眾將,準備迎接大戰。

    趁著眾將還未趕來,熊廷弼寫了書信,命人送往蓋州,向袁督師進行通報。然後,他鋪紙提筆,又給皇帝寫了密奏。

    “老奴必然會在糧草物資消耗殆盡前,大舉出動,與我軍決一死戰,此乃萬歲之神機妙算也……”

    老熊咧了咧嘴,覺得這般拍馬屁有點那個,可這也沒說錯,萬歲確實料到了。或者說,多數人都會做出這樣的分析判斷,包括兵部官員和袁督師。

    不發動就是坐以待斃,等到明軍越逼越近,等到糧草物資匱乏,恐怕連發動的基本條件都沒有了。

    至於什麽誘敵深入,什麽個個擊破,明軍顯然不給建奴這樣的機會,現實的情況也不允許。

    事實上,渡過海城河的明軍並沒有急於攻打城池,而是紮營立寨,步步為營地向海州衛城包圍過來。

    這種打法使得嶽托和濟爾哈朗的兩紅旗無可乘之機,數次騎兵騷擾,既不能對明軍構成威脅,又懼怕明軍的深溝壁壘,幾乎是毫無作用。

    眼看明軍穩紮穩打地推進到海州衛城下,又沿城繼續修築營寨工事,慢慢地要把城池圍困起來。

    遠在沈陽的努爾哈赤終於決定展開行動了,但這已經是讓熊廷弼的計策得逞。在盡量拉短補給線的情況下,與建奴展開決定性的大戰。

    緩慢而堅定地向前推進,並逐漸包圍海城,正是讓努爾哈赤覺得有扭轉的戰機。

    自古以來,圍攻城池最忌的就是被內外夾攻。熊廷弼相信努爾哈赤會看到這一點,多半會在明軍圍攻之勢形成時前來解圍。

    在努爾哈赤看來,兩千女真兵再加上數千漢軍踞守城池,明軍想攻下堅城,定然會有所損失,且急切間難以攻破。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看文基地】即可領取!

    等他率大軍趕到,可能正是明軍頓於堅城之下、人困馬乏之時,一場內外配合的反攻,應該會品嚐到久違的勝利。

    但努爾哈赤不知道的是,在明軍對城池形成半包圍時,海州城就已經旦夕可破。

    時代不同了,攻打城池的方法也不一樣了。除了直接轟城的火炮,還有一種破城之法,卻是連明軍也是第一次的嚐試。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