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二百五十七章 難舍破家,階層不同(3/3)

    顏思齊點了點頭,道:“這買賣肯定賺錢,可咱們是跑海商的,非要在陸地上也經營嗎?”

    “既然賺錢,管它海上陸地。”李旦雙手交叉抱在胸前,道:“其他商會倒是巴不得咱們不摻和,可這討好朝廷的事情,怎少得了咱們。”

    顏思齊垂下眼簾想了想,道:“也對。會長為爭取這四個省,肯定甚是辛苦。”

    朝廷根據地理條件和環境氣候,在全國劃分了十六個煙葉產區,並規定了種植麵積。

    煙葉自然是全部收購,供給各個煙廠,原則上是先建八個廠。每個煙廠的三成利潤作為煙草專賣稅,上繳國家。

    簡單地,十元錢的香煙,三元歸國家,七元歸煙廠。李旦讓人算過,刨除各種生產所需的費用,開煙廠的利潤應在兩成左右,甚至是更高。

    專賣和壟斷差不多,李旦當然知道其中利潤的可觀,其他商會又豈能不知?

    所以,圍繞這十六個煙葉產區,以及首批的八家煙廠,四大商會可謂是爭奪激烈。既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又能討好皇帝,何樂而不為呢?

    四大商會認為這是皇帝的恩賞,因為他們幹得不錯,才給他們賺錢的機會。

    這樣理解也沒錯,朱由校確實有激勵的意思。但把煙廠分包下去,不用投入,還減少了中間環節,不多任命官員,也省了俸祿。

    全部由皇家或朝廷包攬,看似能賺得更多,但長久來看,卻並不是什麽好事。錢不是一個人賺的,朱由校還是比較喜歡這種合作共贏的模式。

    北方的河南、山東、甘陝;江南商會拿下了安徽、浙江、貴州、雲南;長江商會則把湖南、湖北、四川、江南收入囊中。

    分贓完畢,就是各家以最快的速度建廠生產銷集,這可比皇家自己幹快多了。

    “辛苦一些卻是值得的。”李旦覺得顏思齊還不是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又解道:“平遼決戰在即,萬歲信心甚足,已經開始謀劃朝廷日後的進項了。煙草專賣就是其一,假以時日,稅收比鹽鐵專賣還要多,萬歲也會更加倚重。”

    顏思齊眨巴眨巴眼睛,大概明白了其中的意思,頜首道:“原來如此。光靠抄家也確實不能長久,萬歲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的。”

    李旦現出欣慰之色,道:“現下的頭等大事是平遼,平遼的重中之重便是海運。在這方麵,咱們幹得最好,最賣力;日後呢,朝廷要增加財政收入,要抗擊大災害,咱們依然不落後。隻要萬歲高興了,海商總會才能蒸蒸日上,長久興旺。”

    政府幹什麽,政府咋幹,你就遵照無誤,才是最明智的。給朝廷拆台,讓皇帝不痛快,想想曆史上的幾個富可敵國的家夥的下場,就明白了。

    “某雖然去東番放鬆了些時日,可皇差沒耽誤,都交代給楊生他們了。”顏思齊道:“又有李兄指揮謀劃,想必是不會有差遲的。”

    李旦沉吟了一下,開口道:“某覺得還不夠,已經命令所有至海外行商的船隻,返回時不空載。糧食、棉花、白銅等物,盡數購買運回。”

    停頓了一下,對著露出驚詫之色得顏思齊,李旦微微一笑,伸出一根手指強調道:“這是上奏萬歲,得到批準和嘉許的。好處嘛……”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