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二百五十三章 將帥和(2/3)

    熊廷弼也有些猜測,自然也有他心目中的人選,但皇帝指定了,他也隻能奉旨行事。

    “按照兵部命令,遼西和遼南各擴編一個混成協,作為預備兵團。”熊廷弼繼續說道:“現在這兩個混成協倒是滿員,並也經過了訓練,但多是新兵。”

    停頓了一下,熊廷弼笑了笑,說道:“本經略已經向朝廷請示,將此兩個混成協打散,補充進各部,以最快地形成戰鬥力。”

    以老帶新,一直是皇帝推崇的擴軍辦法,也一直被各部所采用。熊廷弼便是有此依據,才向朝廷提出建議。

    “大人英明。”朱梅拱手道:“若以新兵混成協獨立作戰,戰力恐怕令人擔心。補充進各部,應是最好的辦法。”

    眾將也紛紛出言讚同,手下人馬多了,自然是誰都高興的事情,沒理由反對。

    當然,熊廷弼的這個建議是減少了兩個混成協的編製,無形中減少了可能會得到晉升的軍官的數量,某些人心中不滿,也是不可避免。

    反正老熊不在乎,招人罵的事情做得還少了,招人恨的話說得更多。但皇帝顯然不太在乎這個,把朝堂上消掃得幹淨,老熊也是輕鬆,沒人彈劾他了嘛。

    按照目前物資的運輸速度,老熊估計著再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也差不多夠大決戰的消耗了。

    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一個多月的時間都是在做準備。仗雖然還是要打,但大規模的卻要盡量避免。

    重新做了布署上的調整,熊廷弼才結束了軍議,等著帝師袁可立入遼,他好去拜見,接受領導和指揮。

    對於皇帝的安排,老熊認為也猜測到了其中的原因。

    之前沒有同意袁可立入遼指揮,是因為有秋季入京述職。

    皇帝既要麵授機宜,又要解決平遼的指揮權問題,可能還要消彌二人的隔閡,並讓熊廷弼和毛文龍要好好配合。

    現在提前發動了,入京述職也就取消了,時間上來不及呀!

    所以,皇帝才搬出資曆、官職都足以壓住老熊和毛文龍的袁老師。還給袁老師加了兵部尚書銜,授予遼東督師之職,又賜尚方寶劍。

    而且,袁可立的三方布置和熊廷弼的觀點基本相同,袁老師還是毛文龍的頂頭上司。數來數去,也沒有再比他合適的了。

    在毛文龍接到密旨和兵部行文的時間,也沒比熊廷弼晚上多少。但與熊廷弼的待遇不同,皇帝是派了欽使過來的。

    “萬歲口諭,先讓毛帥看過這些,再接旨不遲。”欽使是鎮撫司的錦衣衛,卻是負責宮禁的一個百戶,姓陳名忠。

    毛文龍不解其意,但還是隨著陳忠的手勢起身,接過一遝文件,展開觀看。

    “管鐵騎營加銜都司毛文龍,棄儒從戎,誌期滅虜,設防寬、靉,凡夷地山川險阻之形靡不洞悉,兵家攻守奇正之法無不精通,實武弁中之有心機、有識見、有膽量、有作為者,豈能多得?應與實授都司,以展其才。”

    毛文龍讀完一份奏疏,心中甚是驚疑,再仔細看上麵所署的名字,不禁瞪大了眼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