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二百三十五章 交戰之初(2/2)

    “第一排火炮? 仰角67度……”

    “第二排火炮,仰角56……”

    “第三排……”

    沙堤後,炮兵軍官大聲呼喝著,排成四排的上百門火炮調整著仰角,黑乎乎的炮口斜指向空。

    最近射程能達到八百多米的大明重迫,經過梯次布置,能夠覆蓋本方軍隊前方百米到六百多米的範圍。

    這也是明軍敢於孤軍渡河的倚仗,一次集中上百門火炮,不僅是遼東戰事沒有過的,可能在現在的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

    熊廷弼站在沙堤上,望遠鏡很久都沒有放下。對岸的數百明軍,戰陣嚴整,肅殺而立,散發出毫不畏懼的氣勢。

    如果每支明軍都是這樣的戰力,平遼指日可待。

    熊廷弼暗自感慨,遼東和遼南明軍的實戰經驗明顯要比遼西的多。在裝備訓練差不多的情況下,戰力的差距就多體現在實戰經驗上。

    這也是客觀條件決定的,遼西明軍所打的大仗也就建奴進攻寧遠那一回。沒仗打,又何來那麽多的實戰經驗?

    當然,遼西有幾支部隊是支援過遼南作戰,和登鎮、津鎮一樣,都是經過襲擾和輪戰增長的實戰經驗,戰力要強一些。

    而作為高明的指揮官,自然會根據各支部隊的戰力強弱、所長所短來分派任務。渡河堅守,相當艱巨,熊廷弼自然要派張盤的混成協。

    張盤乘坐的船隻離岸,駛向對麵。他作為全協的長官,自然有親兵衛護,也有熊廷弼在看著,隻能坐第三批船。

    望著對岸的情形,張盤眯了下眼睛。從時間上估算,第三批部隊不用棄船登陸了。在突出的淺灘兩側,船上的火槍兵將對進攻的敵人進行火力側擊。

    這樣的布置,使得堅守淺灘的部隊所需要近擊的正麵又變得狹窄了不少,火力投放的密度則增加了。

    沙堤上,熊廷弼向炮兵指揮官下達命令。隻留一排火炮待機,剩下的火炮待敵人進入射程,便可自由開火。

    沒有什麽攔腰轟擊,如果能用火炮擋住敵人的進攻,熊廷弼不會客氣。他可不會象嶽讬,眼大肚皮,貪心不足蛇吞象。

    幾百忠勇的將士,隻要能讓他們減少傷亡,殺敵多少並不重要。渡河攻城的前奏,如果能使敵人知道厲害,守城的信心降低,也就達到了目的。

    炮兵軍官接到命令,又一次檢查了射擊得方向和仰角,指揮炮兵裝填炮彈,做好的開炮轟擊的準備。

    對岸的敵人還不知道暗藏的殺機,注意力全都放在離得越來越近的明軍身上。

    明軍的陣列中,幾個炮兵軍官測著和敵人的距離,並不斷地將數據用旗語傳給對岸。

    通訊聯絡方式用鼓聲、鑼聲、號角、響箭都成,但旗語很簡便,借助望遠鏡的話,傳輸起來非常快。

    “做好準備,要開炮了。”趙輝祖注視著沙堤上的旗號命令,大聲提醒著:“聽我命令啊!”

    “是,將軍。”張宗寶在旁大聲叫著調侃。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