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二百一十六章 騎兵編製(2/2)

    牆式衝鋒靠的是集體的力量,靠的是組織、紀律和訓練。騎兵論騎術的話,肯定比不上建奴,更比不上蒙古人。

    所以,在突然的遭遇戰或者奇襲戰時,沒有時間組織的飛騎兵就要與敵人單打獨鬥,肯定會落在下風。

    “如何避免?”皇帝簡短地問道。

    “加強偵察,避免遭遇戰,並使敵難以偷襲。”周遇吉答道。

    皇帝點了點頭,道:“那就再加上龍騎兵的掩護好了。騎兵營既能在戰場上與敵人騎兵對抗,又有遠程火力投射,以及倚堅防禦或阻擊的能力。”

    頓了一下,皇帝終於還是把再上騎炮兵的話給咽了回去。全能的部隊不是不好,但太雜了,就成四不象了,也不好指揮。

    其實,朱由校認為步兵有燧發槍加刺刀,或者再加上步兵線式戰術,已經能夠在戰場上抵擋或擊敗騎兵。

    但以騎破騎,且騎兵還有追擊的速度,對敵人的殺傷會更大。

    “微臣遵旨。”眾將躬身施禮,接受了皇帝提出的折衷方案。

    朱由校這般布置也有他的道理,原定京營是出動一萬多飛騎兵,幾乎是全部飛騎兵的三分之二。

    就以一萬兩千飛騎兵計算,搭配上龍騎兵的話,就能組成六個騎兵營。三個騎兵營以騎兵協進行編製,就是兩大騎兵集團。

    再加上滿桂的歸化騎兵和樊化龍的龍騎兵混編,在遼東就有了三支鐵騎,正好分給遼西、遼南、遼東。

    而且,六個騎兵營就能安排六名將領,朱由校都定好了。黃得功、劉興祚、金日觀、楊國柱、曹變蛟、侯世祿,兩個騎兵協則以周遇吉和曹文詔為主將。

    全部都是精兵猛將,曆史上最出名的就有大曹和死守寧武關的周遇吉。

    而能排出這麽豪華陣容的,除了朱由校,還能有誰?這還不包括熊大臭嘴和毛大隊長,以及他們手下的眾多強將。

    不僅有人,還有錢,要是再打不過建奴,朱由校覺得那可真是見鬼了。

    奉召覲見的名單都是皇帝親定的,出征遼東的自然都在其中。還有為了彌補京營被抽調的軍官,而補充進京營的有盧象升、王廷臣等人。

    提督九門終於還是換成了內官,朱由校提升新晉司禮監秉筆太監方正化擔任。

    就算從京營抽調了精銳飛騎,還有數萬人馬。又有廠衛作耳目,朱由校也不太擔心京師的安危,以及皇宮的安全。

    要知道,所派的曹變蛟、黃得功等人,都是能打的。不能打而忠心的,或是經驗閱曆還不足的,則留在京營中,使皇帝能夠繼續牢牢控製著軍權。

    至於禦駕親征,朱由校有想過,但他怕死,更怕成為將領們指揮作戰的累贅,反倒滅奴不成招致失敗。

    在戰場上被敵人所擊殺,朱由校認為不太可能。可來自大明內部的暗殺,他卻一直警惕著,不敢稍加放鬆。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