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京師,向勳貴開刀(2/4)

    因為,異常寒冷的氣候頻繁,引發水災、旱災、蝗災等,將形成“水旱災——饑荒——瘟疫”的惡性循環,這是科學證明的規律。

    而明末大鼠疫的主要傳播途徑有兩條,一是饑荒逼使百姓挖掘鼠洞中的糧食吃,甚至是吃鼠肉維生;二是通過老鼠身上的跳蚤在人群中吸血傳播。

    所以,就算是提前儲糧,災害發生時移民賑濟,救災措施再到位,也擋不住第二種的傳播方式。

    追根究底,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以及個人的免疫力,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當然,提前布置,開展一場“滅鼠”運動,普及防疫知識,也是至關重要。

    隻不過,按照當時的條件,以及人們的生活水平,要做到這些很是困難。就說勤洗頭勤洗澡吧,恐怕沒多少人能做到。

    朱由校隻能將其作為一個五年,甚至是十年計劃來步步推進。環境衛生是比較容易做到的,治理髒亂差,減少蚊蠅滋生的環境,也隻是第一步而已。

    呂慶厚和呂曉布都不是很理解,盡管清潔的環境確實是京師應該有的,但皇帝通過下旨的方式來實施,實在是有些小題大做。

    兩人聊著走著,聞到一陣肉香味撲鼻,令人饞涎欲滴,肚中立時躁動起來。

    “這也算是京師特色。”呂曉布笑得暢快,征詢般地看向呂慶厚,“烤羊肉串,據說是宮中傳出來的調料方子,確實是難得美味。咱們且坐下嚐嚐?”

    呂慶厚拱手道:“今日結識呂兄,實乃幸事,便由某做東如何?”

    “做東也要有先來後到,下一次呂兄若吝嗇,某卻是萬萬不依的。”呂曉布一句話便把自己買單確定下來,伸手招呼著呂慶厚,走向一處燒烤店。

    如今的燒烤,在京師中已經盛行起來。品種也多,多數是宮中傳出來的,甚至還有鐵板燒,隻是各家各樣兒,不盡相同。

    有些酒樓雖沒掛著燒烤牌匾,可也提供燒烤菜品,算是滿足各色酒客的舉措。

    兩人進的這家燒烤店則以烤肉為主,還有平常的炒菜,十幾樣兒涼拌小菜。三五好友相聚,倒也不嫌寒酸。

    夥計招呼得殷勤周到,點完菜便先上一盤鹽水花生和一盤拌菠菜,免得空桌讓客人等得無聊。

    輕酌慢飲,兩個姓呂的文生談天說地,倒也甚是投緣。而另一桌食客的談論,卻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成國公府昨天被查抄了,不知犯了什麽事情?”

    “聽說是下了詔獄,其罪應是不小。”

    “不是被賜予鐵券,世襲罔替、與國同休嘛,若是小罪,斷不致如此處置。”

    大明初建,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長、徐達等三十四人獲封爵位,並被賜予“金書鐵券”。

    明成祖朱棣“靖難”登上皇位後,大封功臣邱福等二十六人以爵位,也都被賜予鐵券。

    所謂的“金書鐵券”,在平常百姓看來,就如同評書中“免死金牌”一樣的存在,不是謀逆和造反大罪,肯定沒事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