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一百五十三章 假報紙的作用吧?(2/4)

    孫承宗看著青年皇帝微皺的愁眉,強自收起了複雜的思緒,拱手道:“萬歲勿憂,以微臣之見,察哈爾部東移,也未必會有太大的影響。”

    朱由校苦笑了一下,沒有說話,靜等著孫老師給他分析解惑。

    “東虜固然要滅,西虜自相殘殺,於我大明也甚為有利。依遼東現在的形勢,察哈爾部若逼迫其他諸部,如喀爾喀,他們勢窮投奔,是選大明,還是選東虜……”

    孫承宗看來是有過研究,並且是本著大明人的思維,建奴叛明該滅,蒙古諸部也不是大明真正的朋友。

    朱由校眨著眼睛耐心聽著,孫承宗是當時大多數明人的想法。就象曆史上,崇禎趁著草原遇天災,斷絕市賞和馬市,要餓死蒙古諸部一樣一樣的。

    按理說,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大明與蒙古諸部戰和不定,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但朱由校並不認同,要是靠餓就能使蒙古諸部臣服。那北方遊牧民族也不會在上千年的時間裏,始終是中原王朝的敵人了。

    如果察哈爾部打垮了親明的喀爾喀,則使遼東的明軍少了個盟友。而虎墩兔卻不敢與後金作戰,不能助明軍一臂之力。

    更關鍵的是,朱由校要集中力量剿滅建奴,不想武力幹涉虎墩兔的行動。如果察哈爾部東移,與喀爾喀部發生衝突,明軍就將處於兩難的境地。

    “……遼鎮東進,東虜不敢出擊,可見兩次挫敗後實力大損,物資匱乏。再加上遼南、東江本部的壓迫,抽調不出足夠的兵力抵擋。他們或許還認為我軍不敢貿然光複廣寧,或許等著我軍補給線拉長,再施以突然襲擊……”

    建奴好象,大概,或者還有別的顧慮,朱由校垂下眼簾,隱約覺得並不象孫老師說得那麽簡單。

    按照目前遼鎮的力量,一下子推進到廣寧,並不是很把握。熊廷弼比較穩健地先占右屯衛,穩固之後再伺機光複廣寧,朱由校也是同意的。

    孫老師還在說著,意思是趁察哈爾部與喀爾喀部交兵,趁機收攏蒙古部眾,並使其歸化,從而壯大滿桂所率領的歸化騎兵營。

    朱由校耳朵聽著,心裏卻在搜尋著剛剛隱然冒出的疑惑。猛然間,他的眼睛瞪大了,終於想到了那種可能。

    假報紙啊,編出調動九邊精銳入遼參戰的消息,建奴應該看到了吧?這可是重大的軍事行動,建奴不會是被嚇住了,不敢輕舉妄動吧?

    朱由校眯起了眼睛,越想越是大有可能。邊關封鎖得這麽嚴密,建奴獲取情報的渠道很少很少……

    王體乾上前給皇帝和孫帝師續上茶水,打斷了帝師的講述,以及皇帝的思緒。

    朱由校喝了口茶水,思路已經清晰起來,覺得自己的判斷差不多是正確的。這樣的話,也許就有辦法,盡管不敢保證絕對成功。

    孫老師也講得口幹舌燥,端起茶水喝了兩口,再抬頭時,發現皇帝的臉色已經晴朗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