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一百四十五章 早有預料的反正,朝鮮使團(2/4)

    壓下心中疑惑,楊傑又若有所思地看了金生魁一眼,臉上恢複了笑眯眯的表情,客氣地說道:“金先生是暫住幾日,還是先回去,咱們約個時間地點再聯絡?”

    金生魁拱手道:“小人臨行前已然安排妥當,十天半月不回,亦是無妨。”

    楊傑點了點頭,說道:“這樣便好,省得來回折騰。嗯,半月時間也差不多夠了,金先生便安心住下吧!”

    說著,他安排了隨行人員,便轉身而去。

    ...........……

    皮島。

    李倧基本穩定了局勢,便立刻派出了奏請使李慶全前往明廷請封。

    李慶全先至皮島,拜見毛文龍,陳述朝鮮政變經過,自然是美化李倧,貶低李琿。李倧也極聰明,知道現在明廷最為意的是建奴,便給李琿安上了“通奴”的罪名。

    要說李琿“通奴”,也不算全冤枉他。對於建奴,他采取的是不激怒、不交結的策略,與努爾哈赤確有少量書信來往。

    如果從朝鮮的實力出發,這種策略是明智的,避免了建奴對朝鮮發動攻擊;但從明廷來說,作為大明的屬國,卻是肯定不會接受的。

    李倧不僅給李琿安上“通奴”罪名,還表示出了改弦更張的熱情,甚至“親提大兵,剿攻東虜”。

    對於這種積極的表示,誰都知道是嘴上說得漂亮,根本不可能實現。但人家能說出這話,能表示出這樣的心意,就很不錯,比李琿要強得多。

    而且,奏請使李慶全能空著爪子來嘛,不僅給東江軍帶來了一批糧草,還攜帶著不少金銀財寶,準備賄賂明朝官員,完成請封大事,以使李倧能名正言順當上朝鮮國王。

    這樣的舉動又比李琿高明了不少,李琿可是不情不願地,還老嫌東江軍對建奴的襲擾,給朝鮮惹來了很多麻煩。

    毛文龍早有傾向,包括苟真懷等人也是如此。隻要有利於東江軍,有利於攻滅建奴,都是姓李的,誰管他是反正,還是篡位。

    但毛文龍多奸滑,拖延了數日,待李慶全又拿出不少財物,才召他來,當麵說出決定:“某與苟將軍商議已畢,會向朝廷上奏,說明朝鮮情況,以及新王繼位的真相。”

    抬手阻住了李慶全要施禮道謝的舉動,毛文龍繼續說道:“我等為新王向朝廷說明原委,是為滅奴大計著想。但此事能否成功,登萊巡撫袁大人,亦是關鍵。”

    李慶全用力點頭,謙卑地拱手,說道:“多謝毛大帥指教。吾王亦知袁大人乃帝師,位高權重,在天朝皇帝那裏說的話極有分量。”

    “知道就好。”毛文龍沉吟了一下,說道:“就現下而言,袁大人的主張可不利於你國。去到登萊拜見,你可要好自為之。”

    李慶全苦笑了一下,頜首道:“相信袁大人了解情況後,與毛大帥一樣,都會顧全大局,不會固執己見。”

    毛文龍笑了笑,不對袁可立做評價,轉而向京師方向拱了拱手,說道:“萬歲英明神武,你若在袁大人那裏碰壁,到了京師好生陳說,事情也有轉圜之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