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衝動,選賢任能的標準(2/4)

    氣越來越熱,即便報紙上已經登載了所謂“冰河期”的到來,但人們對此並沒有什麽感覺。

    巡鹽禦史夏中時也很熱,但官服穿得卻是一絲不苟,在宮人的引領下,步入皇宮,來到乾清宮外。

    盡管朱由校破格提拔了這位原來的江南商會中的商賈,但卻並未召見,隻是下旨讓他去考察鹽政。

    現在,夏中時考察回來了,對於自己建議的“票鹽法”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多的改進。

    “夏大人請在這裏候著。”宮人給夏中時指了塊樹蔭地。

    夏中時趕忙躬身致謝,他有些驚訝,太監不跋扈,還很客氣,與他的想象大有不同。

    他當然不知道,跋扈的太監都被趕走了,朱由校對宮人的要求極嚴。當然,對於守規矩、忠心的宮人也很親厚。

    “以後別抹胭脂了。”殿內,朱由校正揚著臉,由李成成給他擦去臉上沾著的胭脂。

    李成成臉一紅,低聲道:“皇爺,白不要這要鬧了好不好?”

    朱由校挑了下眉頭,挑逗道:“白不鬧了,改晚上好了。”

    李成成羞赧嘟嘴,往後退了一步,仔細端詳,確認把皇爺的臉都擦幹淨了。

    朱由校嗬嗬一笑,在椅中坐直了身子,恢複了道貌岸然的威嚴之態,幹咳一聲,吩咐宮人,“宣夏中時進來吧!”

    數個月的時間,夏中時在外考察,朱由校也沒閑著,找人好好研究了一番“票鹽法”和現在“引鹽製”的利弊。

    其實,“票鹽法”並不算是夏中時的首創,在明朝的嘉靖時期便實施過,作為引鹽法的補充形式,從屬於引鹽法。先在浙江部分地區,後又在山東施行。

    實施“票鹽法”的目的,是使食鹽行銷體製得以順利運作,對中下層商販、灶戶、軍民人等參與食鹽的營銷活動,具有推動作用。

    換句話,朝廷也有些擔心大鹽商壟斷、操縱食鹽價格,造成社會不穩定。

    雖然有先例,但在朱由校看來,此“票鹽法”非彼“票鹽法”,兩者還是有著很大不同,也不能因此而抹殺夏中時的功勞。

    最關鍵的是綱法世襲,票法則認票不認人,無論是誰,隻需按律交稅,即可領票運銷。

    打破鹽商壟斷的同時,朱由校也把每票的運鹽數進行了大幅削減。

    比如現在以引為運鹽單位,一引為四百斤。實行票鹽法後,朱由校將把每票運鹽數定為二百斤。這樣販鹽所需的資金不大,更方便下層百姓營銷。

    對於大鹽商,朱由校也沒一棍子打死。按照後世經銷商分級的套路,他準備在鹽價上也作分級,買一萬斤的和買兩百斤的,肯定不能是一個價。

    這好象有點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的味道了呢!

    朱由校抬起頭,看著夏中時進殿跪倒施禮,沉聲道:“夏卿免禮平身。”

    夏中時叩謝之後才起身躬立,並不知道皇帝已經做了細致的研究,並準備好了官員。聽取完他的匯報,便要開始進行鹽政改革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