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正之期將至,一花一世界(2/4)

    相隔千裏,通個信息又是陸路,又是海途,朱由校知道遙控指揮是萬萬不成的。

    所謂的運籌帷幄之內,決勝千裏之外。或者是誇張,或者是指戰略上的布署,而不是具體戰術的實施。

    確定了反正行動,朱由校便交給袁老師製定具體計劃,指揮實施。他隻負責從戰略層麵上協調遼鎮、津鎮進行配合和策應。

    當然,武器彈藥、糧草物資的供給更為重要。所謂皇帝不差餓兵,所謂甲堅兵利,後勤才是勝利的保障。

    煤鋼聯合體又傳來了好消息,下屬的兵工廠打造出了第一批燧發槍,經兵部檢驗合格,已經運往津港口。

    樣槍是在兩個月前呈上禦覽的,朱由校試用覺得不錯。

    但真正量產,卻耗費了兩個月時間。不過,這到底是個好消息,明軍越快換裝,勝利的時間來得越早。

    廣東兵器火藥局也在不斷增加產能,廣州市舶司的收入全都投了進去。生產製造的火槍幾乎全送往了貴州,使得平叛明軍的實力在不斷增強。

    紅夷大炮的製造稍微放緩了一些,這是朱由校的意思。

    自從製造出有彈托的炮彈之後,他的思路延伸到了紅夷大炮,延伸到了海軍、海戰,認為紅夷大炮要進行有大明特色的改變。

    當時的觀點認為,火炮打得越遠越好。這樣的結論,不能是錯的,可也不完全對。

    在陸地上還好些,火炮有穩定的支撐,射擊的準確程度還是比較高的。

    可在海上,船行顛簸,又不是後世的帶觀瞄調整設備的高級火炮,前膛火槍的遠距離的轟擊中,精確程度很感人。

    而基於射程越遠越好的觀點,才造出了炮管長、裝藥多、膛壓高的紅夷大炮。要達到這樣的目的,炮管造得是又長又厚,就使火炮的重量相當驚人。

    在木質的帆船上,因為承載力的原因,笨重的火炮隻能往下層甲板裝,而且數量還不能太多,上層甲板就隻能安裝輕型的艦炮。

    遠距離既打不準,又使戰艦能裝載的火炮不多,朱由校認為這是認識上的誤區,進行改變完全可以改變這樣的情形。

    在朱由校的設想中,如果不追求很遠的射程,而是把炮管造得短一點、薄一點,火炮就會輕許多,海軍戰艦也就能裝載更多的火炮。

    彈托的發明,使炮彈和炮膛的配合精度大為提升;縮短了炮管,卻可以加大口徑,射出更大更有威力的炮彈。

    反正重型的紅夷大炮是能打幾公裏,可你打中了算哪!全靠運氣的炮轟,其實就是個氣勢。

    根據朱由校搜集到的情報和信息,真正的海戰,艦船之間的實際交戰距離,通常都在幾百米之內。

    既然是這樣,朱由校也就堅定了自己的設想,下旨令廣東兵器局鑄造身管較短、口徑較大的火炮,並命名為海威重炮。

    按照廣東兵器局鑄造的樣炮數據,海威重炮的重量隻相當於同口徑的紅夷火炮的三分之一,在三四百米的射程內,威力卻是相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