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小小地坑皇太極(1/4)

    關於劉愛塔的反正,朱由校雖有記憶,卻也不敢十分確定。為了盡量不影響明軍的正常行動,除了相關部隊,他也沒有通知遼鎮。

    而遼鎮主要是在陸地上向東推進,策應劉愛塔的反正,以及牽製襲擾建奴,倒不如多依靠海路的登、津、東江三鎮更加快捷方便。

    在朱由校看來,有這三鎮策應,也就足夠,不必要太過興師動眾。

    所以,熊廷弼不知道這些內情,隻是按照之前的計劃,穩穩地向前推進,爭取今年光複廣寧。

    廣寧等地在去年被棄守,雖然是皇帝的布置,但執行者卻是熊廷弼,相當於喪師失土,不能不令他耿耿於懷。

    從自己手中丟失的,當然要再由自己光複。越早光複,就越早解開心中的糾結。

    可熊廷弼的穩健老辣卻不因為心急而冒進,越是向前推進,補給線就拉得越長,就越要防範建奴的襲擊截斷,或是圍點打援。

    大淩河城與錦州因為有新式火炮,再配以戰壕胸牆的工事,不怕建奴前來圍攻。

    但火炮的供給在接下來的數月內將向東江鎮傾斜,遼鎮再向前依靠據點堅守,就缺了一件利器,不能令熊廷弼完全放心。

    更主要的還是兵力上的因素,戰略收縮之後,明軍總共隻需要三萬左右的人馬,就能憑借堅城和大海,守住寧遠和覺華。

    而向前推進幾百裏,沿途的要點要駐兵防衛,以保護補給線的安全,三萬軍隊鋪開就肯定不夠了。

    按照兵部的計劃,將從山海關守軍中抽調一萬五千人進入遼東參戰。

    根據熊廷弼調整後的排兵布陣,寧遠守軍定為八千人,覺華三千,錦州四千,大淩河兩城分別為三千和兩千。

    這樣的話,遼鎮加上騎兵就還有將近三萬的兵力,推進至右衛屯,甚至是廣寧,也有些把握。

    當然,這也隻是有些把握,在熊廷弼看來還是不太夠的。主要是向前推進後,北麵的區域是蒙古諸部,很不讓他放心。

    比如義縣,不能穩固堅守的話,建奴可能由這個缺口南下,直撲錦州和大淩河,相當於在明軍沿長的戰線的腰部捅了一刀。

    指望蒙古諸部,主要是喀爾喀諸部擋住建奴?不光是熊廷弼,連遠在京師的朱由校也覺得太不靠譜。

    所以,熊廷弼暫時並不急於向前推進,皇帝在密奏回複中也同意他的顧慮。

    但這隻是暫時的,皇帝告訴熊廷弼,最多到秋,京營便派遣至少兩萬騎兵入遼參戰。

    而這兩萬騎兵不僅將配備部分炮兵,還能與建奴進行野戰的廝殺較量。信心滿滿的口吻,讓熊廷弼有些將信將疑。

    他當然不知道皇帝練的是什麽騎兵,到秋也就一年多,竟能與漁獵出身的建奴正麵硬剛?

    但從皇帝一貫的言行來看,吹牛的事情幾乎沒有,倒是言出必行,出來的基本都實現了。

    而且,皇帝明顯是在動真格兒的。已經陸陸續續從各軍鎮中抽調了很多精於騎戰的軍官,光遼鎮就有楊國柱、黃得功、馬五等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