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一百二十八章 炮彈的靈感,皇帝又爆粗(2/4)

    鐵炮彈做得不夠精確的話,打磨起來多費勁兒;木頭板子,修起來就容易多了。

    “萬歲。”孫元化看著圖示想了想,不太確定地問道:“這樣固定在一起的炮彈,在空中會不會翻滾前進,影響精確度。”

    朱由校嗬嗬一笑,道:“孫卿可以去試試。朕以為不會出現那種情況。”

    加裝了木質彈托的炮彈,由於鐵的密度比木材大,重心是靠前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羽毛球或是雞毛毽子,頭重尾輕使得飛行穩定,可不是翻著跟鬥在空中花式飛翔的。

    著,朱由校拿過鵝毛筆,又畫了個簡單的圖樣兒。

    “這塊厚木板能起到緩衝作用,朕以為大明重迫的炮彈就不必非鑄成厚壁的空心球形。”

    朱由校停頓了一下,筆尖晃了晃,大概是覺得畫圖明白有些困難,又停了下來,繼續道:“待朕做個樣品,孫卿便能看明白,造出來去試驗。”

    既然叫重迫,發射的炮彈也不必是球形,應該有個迫擊炮炮彈的樣子嘛!

    如果彈托還不能保持炮彈飛行的穩定,朱由校覺得加上翅膀兒(尾翼)就肯定沒問題了。

    而作為大明頂尖的滿級木匠,做出個木製的迫擊炮彈,還不是s easy!

    在朱由校看來,造出柱形薄壁加彈托,再加尾翼的炮彈。不僅比鑄造厚壁空心鐵球要簡單容易,還能多裝火藥、裝填碎鐵,提高爆炸的破片殺傷。

    孫元化雖然不是很明白,但皇帝讓他試驗過的東西,幾乎都成功了。所以,他躬身領命,準備回去就做試驗。

    朱由校又問了些兵器火藥局的其他情況,方才讓孫元化告退而去。

    …………………

    戰爭雖然是當務之急,但朱由校的主要精力並不在此。

    這就是知人善任帶來的好處,有熊廷弼、袁可立、毛文龍在前方坐鎮,有那麽多忠勇將領在前作戰。他隻要保證糧餉武器等後勤,偶爾再指點一下,就基本上能夠保證平遼的最後勝利。

    而與林丹巴圖爾的思路相近或類似,朱由校也是要“安內”,並將其的重要性放在平遼之上。

    這個“安內”沒有戰場上的硝煙彌漫、殺聲震,但複雜程度卻要勝過戰爭中的運籌帷幄、爾虞我詐。

    而且,這場“安內”行動將決定大明是振興國勢,還是繼續頹敗。

    如果失敗了,就算平滅了建奴,也會再有別的新生勢力成為大明強敵。

    世界就是這樣,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不可避免,也是殘酷至極。

    即便大明不是為外敵所滅,不能“安內”的話,在冰河期的嚴酷環境下,改朝換代也是朱由校所不願接受的結果。

    所以,興利除弊、改革進取,才是朱由校最為用心,投入精力最多的工作。

    而在改革中,最難的不是頒布政策、推出舉措,而是來自於人們的傳統的思想習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