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一百二十七章 火炮戰爭之神(4/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大量火炮用於戰爭,甚至是野戰,以及炮兵的正規化、專業化,在曆史上的戰爭進程中影響深遠,稱為裏程碑也不為分。

    “炮兵是戰爭之神”!

    朱由校認真地寫下了禦筆親題,思索了半晌,繼續給武學寫著炮科的擴大,以及炮兵的訓練。

    造火炮很費錢,訓練所需要的火藥、炮彈也要花費很多,但這在朱由校看來都不是最重要的。

    培養專業、正規、英勇的炮兵,製定科學先進的炮兵戰術,這才是朱由校所認為的重點難點。

    盡管朱由校對於平遼有著迫切的希望,但現在就把火炮用於野戰,顯然是操之過急的。

    決定戰爭勝敗的因素,武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使用武器的人。

    所以,為部隊大量裝備火炮隻是開始,在炮兵和戰術達到要求之前,也多要用於守禦,而不是野戰。

    野戰炮兵與依托城池或陣地防禦是大不相同的,陣地的設置、轟擊的角度距離,以及與步兵、騎兵的配合等等,這是一門複雜的學問。

    即便朱由校能拿出些後世的理論知識,也是不完整的,要經過實戰的檢驗。

    “皇爺,孫元化在外候見。”王體乾進到殿內,等了一會兒,見朱由校停下筆,才躬身稟奏。

    朱由校並沒寫完,但還是放下了筆,坐直身子,道:“宣他進來吧!”

    時間不大,孫元化進殿叩見,平身賜座後,靜等皇帝問詢。

    燧發槍研製成功後,朱由校便命孫元化調整了火藥兵器局的生產。

    一邊研製野戰火炮,一邊全力生產燧發火槍,紅夷大炮的生產製造則全部轉給廣東兵器局,並派出相關技術人員予以指導協助。

    也就是,京師的兵器局將武器彈藥的生產、供應的重心放在了北麵,並舍棄了在陸軍裝備紅夷大炮的計劃,將紅夷大炮歸為岸防和海軍裝備。

    現在,野戰火炮已研製成功,大規模生產製造是肯定的,就看皇帝的安排了。

    朱由校整理了一下思路,緩緩道:“野戰炮的生產製造可以開始了,朕馬上拔付資金。產量呢,孫卿估計是多少?”

    孫元化趕忙躬身奏道:“製造紅夷大炮的工匠大部還在,野戰火炮也比紅夷大炮更加好造,微臣以為初期日產一門十斤炮或五斤炮當無問題。”

    停頓了一下,孫元化接著道:“同時,還能再造兩至三門大明重迫擊炮。”

    大明重迫擊炮的造價低,製造也容易,隻要拔調少量工匠就可完成。而野戰炮的製造則要難上不少,還有炮架、炮車等配套設備。

    朱由校點了點頭,這樣的產量勉強能讓他滿意。畢竟火藥兵器局還要生產彈藥,數量也是十分巨大。

    一個月後春暖冰融,推進到錦州、大淩河城的遼鎮人馬,就能夠裝備三十門野戰火炮,六十多門大明重迫。

    再結合著壕溝胸牆工事,即便努爾哈赤拆了城牆,明軍也有堅守的把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