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一百一十九章 檢舉和告密,有個邊才叫袁崇煥(1/4)

    改革由上而下開始,可能是比較容易。但要落實到位,執行有位,基層卻也是極為關鍵的因素。

    否則,政策推出一大堆,看似大刀闊斧,卻根本見不到實效。更有甚者,歪嘴和尚念經,好好的政策也會變得麵目全非。

    在沒有網絡,沒有電腦、手機,信息通訊不發達的古代,想要依靠都察院“糾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而且,朱由校現在並不隻是要監察百官,還有士紳、商賈的不法,也要嚴懲重處。

    曆史上,對於官員的監督,武則曾“鑄銅為匭”,銅匭分為四麵,分別塗以青、丹、白、黑四色,各有投信開口。

    朝東青匭名曰“延恩”,獻賦頌、求仕進者投之;朝南丹匭名曰“招諫”,言朝政得失者投之;朝西白匭名曰“申冤”,有冤屈者投之;朝北黑匭名曰“通玄”,言象災變及軍機秘技者投之。

    可以,武則發明了曆史上最早的“意見箱”,是廣開言路,鼓勵諫諍之舉。

    但隨後,“意見箱”變成了“檢舉箱”,告密之風大盛。武則還規定:“有告密者,臣下不得問,皆給驛馬,供五品食。”

    告密者不僅享受優厚的待遇,所告之事若合聖意,還可破格升官。即便所告非實,也不會受到懲罰。

    於是,在不告白不告、告錯也無罪的鼓勵下,“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

    “置匭”也就偏離了保證言路暢通、下情上達的初衷,成為武則加強政治控製力,排除異己、打擊政敵的手段。

    再到對商賈不法行為的監督打擊,漢武帝的“告緡”令則可以做朱由校的參考。

    所謂的“告緡”令,同樣是檢舉揭發,對象則是富豪商賈,不法之罪則是偷稅、漏稅。

    如果查證屬實,朝廷沒收偷稅者全部財產,全家流放邊疆一年,而被查獲者一半的財產將獎勵給檢舉揭發者。

    雖然“告緡”令使國家收入大幅增加,但卻嚴重的打擊了商業的發展,一度出現了商業者減少,物價飛漲的局麵。

    作為具有穿越者視野和思維的朱由校,可以借鑒,卻不會照搬照用。

    “意見箱”或叫“檢舉箱”可以有,但卻是為了保證打擊貪腐、審理冤滯、下情上達,而不是興起告密之風。

    對士紳商賈的不法可以舉報,也有獎勵,卻不必獎額太大,令人貪心大熾,誣告盛行。

    既要懲治貪官汙吏,又要打擊不法商賈士紳,還要盡可能保持社會穩定,促進工商業的發展,收取更多的稅金。

    挺複雜是吧,但這個平衡是必須要掌握的,與優柔寡斷或是雷厲風行無關。

    作為偌大帝國的掌舵人,朱由校認為這才是負責任的表現,而不是拍拍屁股就做出決策。

    而決策是否正確,耳聰目明是必不可少的。這對於深處皇宮的九五至尊來,要做到卻並不容易。

    密奏製度是一個獲取正確信息的渠道,另一個就是在曆史上被人詬病的廠衛製度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