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六十六章 燧發槍問世(2/2)

    畢懋康是明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中書舍人,後累遷廣西道監察禦史、右僉都禦史、陝西巡按、山東巡鹽禦史。

    但他在曆史上的聞名,卻是十幾年後編輯的《軍器圖》,其中就首次介紹了燧發槍(書中稱為自生火銃)。

    現在,得到徐光啟和孫元化的引薦,蒙皇帝的賞識擢升,畢懋康棄政從工,提前十數年造出了燧發火槍,可列青史。

    朱由校哈哈一笑,不掩暢快的心情,道:“之後還有恩旨,孫卿、畢卿且回去等候。”

    孫元化和畢懋康再次謝恩後,告退而去。

    耶!朱由校用力揮了揮拳頭,燧發槍加刺刀,領先近百年哪!東虜、建奴,你們拿什麽跟朕打?

    皇帝興奮地離座而起,在殿內來回踱步。

    接下來就是大規模製造並裝備,再加上紙殼定裝彈藥,據訓練有素的士兵能達到一分鍾五發的速度。

    嗯,嗯!燧發槍的裝備,還意味著戰術的改變,還需要軍隊的重新訓練和適應。

    而且,不是特別大的雨雪,燧發槍便能照常使用。這無疑增強了步兵的野戰能力,大反攻也有了勝利的基礎。

    一年吧,朱由校估計著製造、裝備、訓練等所需的時間,以及野戰火炮的製造規模,又定下了一個新的時間表。

    能過個好年啦!朱由校心中期盼,自覺已經盡其所能做好了準備。

    寧遠、覺華是不用太擔心的,棱堡加紅夷大炮,建奴要來,就看能打死多少了。

    東江鎮本部也基本安全,大不了暫時放棄陸上的屯田之地,撤到海島上,建奴又能有什麽辦法?

    隻有收複不久的旅大,才是朱由校放心不下的。為此,他調拔了一批火炮,還派了武學畢業的炮兵軍官,增強旅大地區的防禦力量。

    盡管都是些老舊火炮,如佛朗機、虎蹲炮等等,但依然具有威力,用於陣地防守,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至於紅夷大炮,除了寧遠又增調了十幾門外,朱由校暫時不會再拔給陸軍,而是全力供應水師和沿海要塞。

    另外,朱由校還讓袁可立、畢自嚴做好增援旅大的準備,並繼續向旅大地區運送糧草彈藥。

    應該沒問題的,肯定能守住的,建奴也承受不起那麽大的傷亡。

    朱由校反複給自己打氣,增強自己的信心。

    別,這招兒挺管用。皇帝再次擺弄燧發槍時,又是心情大好,笑得暢快。

    應該出去打幾槍吧?朱由校拎著燧發槍走到門口,還沒最後決定,鏟屎官匆匆而入。

    “皇爺,奴婢沒找到白娘娘。”丫頭匆忙施了一禮,焦急地對皇帝稟告。

    沒找到?難道是葉黑那個臭不要臉的,靠著死纏爛打的執著,把俺家的白娘娘給拐跑了?

    朱由校覺得拿葉黑練槍法,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可等他皺眉思索完畢,抬頭看向“鏟屎官”時,卻不由得心裏一動。

    管它葉黑葉白呢,皇宮裏就這麽一個家夥,你讓白娘娘也沒的選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