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五十三章 特遣隊在行動,大襲擾開始(2/2)

    而在叛逃之前,遼民往往誘殺或毒死建奴官兵。這些事情,都被記錄在了女真饒文書之鄭

    如哈哈納牛錄之坐台諸申(女真)三人,被結交為友的遼民騙至家中殺之;駐某地之七名諸申,被邀去遼民家飲藥酒,俱皆殞命……

    後金對遼河廣大地區漢饒殘暴統治,終於激起了很難再苟且偷生的遼民的反抗。逃亡是被動的,奮起抗爭則是渲泄怒火的主動行為。

    隨著津鎮的艦船突入普蘭店灣,人馬登陸占領石河和三十裏堡,建奴統治區已經是處處聞警,陷入了全麵的被動。

    哪裏是主攻,哪裏是佯動,分不清楚了。

    而導致建奴陷入被動的原因,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情報方麵的滯後,甚至是相當地匱乏。

    從張家口或大同進出大明,再繞道返回遼東,不僅耗時危險,得到的情報也極為有限。畢竟,山西商人知道的也不多。

    所以,建奴大概能知道遼鎮和東江軍的實力,但對處於二線的登鎮、津鎮,卻是缺乏了解。

    而從年初大明的新軍初建,再逐漸到各個軍鎮的整頓,以及軍製的改變,到現在已快一年的時間。

    可以,此次反攻是新軍長期積累之後的一次爆發。最有積極性的則是武學畢業,在各軍鎮任職的軍官。

    而津撫畢自嚴,登撫袁可立,也樂見其成。

    花了朝廷那麽多錢,皇帝更是要啥給啥。也該是讓皇帝高興高興,知道這些投入都用到了實處,沒白花。

    同時,檢驗所部新軍的訓練成果,以戰代練增長實戰經驗,也是從巡撫到軍官的共同目的。

    而且,建奴在沿海的收縮戰略,也使登陸變得更容易。

    總之,突然爆發的一擁而上的亂攻,使建奴產生了認知和判斷上的混亂,一時間不知往哪裏投入重兵。

    如果是在去年,甚至是在年初,建奴也不會如此為難。

    但在經曆了旅順堡之敗,滿浦、昌城、鎮江等役後,對於明軍戰力的提升,建奴已經有了警醒,有了新的認識。

    所以,建奴不敢隨便派出幾千人馬,就狂妄而自信地認為能擊敗來襲之擔

    大貝勒代善率正紅、鑲紅二旗,以及嶽讬、薩哈廉等將領,前往蓋州、複州增援,並攻擊由旅順堡北上金州的明軍;

    三貝勒莽古爾泰、八貝勒皇太極率正藍、正白兩旗,迎戰毛文龍;二貝勒阿敏率鑲藍旗前往迎戰陳繼盛;多羅貝勒杜度率鑲白旗前往遼河。

    雖然老奴手中隻剩下了兩旗兵力,但他覺得已經足夠了。遼西明軍離得甚遠,前來襲擾更要渡過數條河流,困難不。

    而遼東的明軍的兵力和戰力是有所提高,但在遼東,還不能占據優勢。特別是野戰,還是老奴的信心所在。

    但遼河這邊也得防範,虎墩兔是否會有所行動,老奴也拿不準。

    分析判斷得沒錯,可老奴卻沒意識到這是明軍取得優勢的開始,更漏掉了毛承祿所率領的特遣隊。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