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五十一章 謠言無損朕心(1/2)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君主的賢愚對於國家實在是太重要了。

    甚至可以,一人可興邦,一人亦可亡國。

    特別是到了明末,積弊重重,滿身瘡痍,就更經不起皇帝的瞎指揮亂折騰。

    最好的例子就是崇禎,呃,朱永校也很無語,這實在是個繞不過去的反麵典型啊!

    雖明亡的責任不全在崇禎,但他神助攻,加速了明朝的滅亡,這應該是沒有疑問的。

    所以,朱由校要穩,要謹慎,可折騰卻是必須的。因為不興利除弊,苟下去的結果他比誰都清楚。

    但他折騰得有度,折騰的對象也有選擇。

    而支撐皇帝改革,並逐漸把改革向縱深推進的信心和動力。除了皇權,就是對軍隊的掌握,以及戰力的不斷強大。

    所以,盡全力支持軍隊,勒緊褲帶保證軍需,就是朱由校堅定不移的策略。

    對外戰爭的勝利,也確實加強了皇權,增加了皇帝的權威。

    朝堂的清理雖然還未競全功,但那些嗡嗡亂叫的聲音,已經被壓製。反對皇帝的,也不得不隱藏起來,等待跳出來的時機。

    但總有不知死活的家夥給皇帝添堵,讓皇帝龍顏大怒。

    殿內寂靜得可怕,魏大爺跪在地上,汗珠在額頭層層沁出,後背也感到冰冷潮濕。

    他能感覺到皇爺的目光正利劍似的射在他的身上,盡管禦座上的朱由校一言不發,甚至連動都沒動。

    這種無形的威壓,倒不是朱由校故意為之。他真的生氣,很生氣,這讓老魏感覺到了咫尺威。

    隨著對角色的融合,以及威望的提高,朱由校已經有了上位者的威嚴。掌握著生殺予奪的權力,這就是子權威的根源所在。

    事情的起因是京師出現的流言,關於皇後張嫣出身的。

    在謠言中,張嫣是盜犯孫二的女兒,因孫二被處斬,便將張嫣托付給生員張國紀。但張國紀隱情不報,犯有欺君之罪。

    朱由校有懷疑的目標,一是被砍頭的幾個“郡中名士”的同黨或後台所為,報複張國紀出氣;

    其二則是客氏,會不會暗中造謠,或是指使魏忠賢,來發泄被趕出宮的怨忿。甚至希望扳倒張嫣,而又有回宮的希望。

    除了這兩個懷疑對象,當然還可能有朱由校所不知道的個人或勢力。甚至於,隻是沒有什麽目的性的坊間傳聞而已。

    “奉聖夫人最近可好?”皇帝的聲音冰冷卻平淡,但聽到老魏耳中,卻如一記重錘。

    他明白了,明白皇爺為何突然召他晉見,又是這樣的凜然寒意。

    老魏深深地叩下頭去,顫聲道:“奴婢不知。”

    朱由校抿了下嘴角,對這個回答還算滿意。老魏雖然掌著東廠,但東廠也有皇帝的耳目。

    老魏是個聰明人,皇爺不喜,客氏失勢。這麽明顯的事情要是看不出來,怎麽爬到九千歲,權傾朝野的?

    但皇帝沒有交代,老魏也沒派人盯著客氏。所以,這個“不知”才是正常的回答。

    “起來吧!”朱由校的吩咐,讓老魏如蒙大赦。

    “謝皇爺恩典。”老魏叩頭謝恩,才起身垂首躬立。

    朱由校斟酌了下字眼,緩緩道:“京師的風傳,你也知道了。誹謗皇家,膽子不啊!”

    “奴婢這就派人細查。”老魏暗自咬牙發狠,奏道:“皇爺放心,奴婢一定查個水落石出。”

    朱由校擺了擺手,道:“不必興師動眾鬧得滿城風雨,要暗中進校”

    著,皇帝露出一絲譏笑,道:“其實,這些謠言對朕來,根本算不得什麽。出身?朕不看重那個。”

    “隻不過——”皇帝話風一轉,又變得嚴肅起來,“如果這背後有更大的陰謀,或是有什麽勢力要阻礙朕的改革大計,就絕不可放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