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四十五章 武進士初印象,敵之所思(2/3)

    還有與明國勾結的蒙古諸部,就在等著後金勢弱,猛撲上來撕咬吧?

    想到這些敵人,以及後金的戰略態勢,努爾哈赤猶豫起來,對原來計劃中的冬季攻勢產生了遲疑。

    盡管物資不豐,但堅持下去,等待著出現對後金有利的變化,還是能夠做到的。

    餓死人?!這當然是不可避免的。可餓死的也是遼民,是漢人,老奴並沒有半分的憐憫。

    但這樣做,就等於聽由命,把主動權交給了對手。

    你是想等對手出錯,給你創造出進攻的機會。可你也不能確定,對手是不是會變得更強大,隱忍待機正是坐著等死。

    想到旅順堡之戰中明軍戰術打法的改變,想到鑲藍旗的損失,老奴又拋開遲疑和猶豫,覺得冬季發動進攻應該更加正確。

    而這樣的舉棋不定,在最近這段時間裏,已經在老奴的腦海裏反複過好幾回了。

    急促的馬蹄聲由遠而近,又在身後不遠處停了下來。老奴連頭也沒回,如果有緊急軍情,自會有人上前報告。

    時間不大,隨著不緊不慢的蹄聲,大貝勒代善催馬馳近。

    在老奴身後數米處勒停戰馬,代善躬身稟報道:“父汗,一支約兩千饒明軍乘船登岸,占領了旅順堡。”

    又有了嗎?

    努爾哈赤沉思了半晌,沉聲道:“我軍暫且不動,繼續打探明軍情況。”

    “謹遵汗命。”代善也不多,領命而去。

    旅順,金州,或許還要加上複州。這塊三麵是海的地方,真是令人頭痛啊!

    特別是旅順堡,派兵去攻的話,敵人可能乘船而走;也可能堅守旅順堡,卻利用船隻的優勢,在最狹窄處的南關登陸,封閉攻打旅順的軍隊。

    兩千人哪,多半是看著棄守的旅順堡覺得可惜,在進行一下試探。派兵去打,明軍十有八九會再乘船下海,隻能撲個空。

    努爾哈赤覺得分析得很清楚了,更覺得就算明軍占領旅順堡,也形成不了大的威脅。

    旅順堡可以棄,沿海堡寨也不必守,吸引明軍登岸,再施以快速打擊,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而且,冬季發動進攻時,也完全可以大步收縮,以節省駐軍數量,並能集中兵力。

    暫時的,收縮隻是暫時的。就象明軍棄守廣寧,退至寧遠、覺華,差不多是一個道理。

    老奴終於做出了決定,冬季進攻是肯定要進行的。目標嘛,還要看具體的形勢變化,才能最後確定。

    …………………

    鳳城,古稱鳳凰城,後世丹東市所轄。

    因其北鄰本溪,南接鎮江,東靠寬甸,增援各地皆十分便利,皇太極率正白旗便暫時駐紮於此。

    阿敏在旅順堡落敗,傷亡慘重;代善率領的兩旗人馬也有損失,卻隻是收獲了兩座空城,又無奈地渡江而回,可謂是兩手空空。

    這場失敗,從傷亡人數上看,已經超過廣寧之戰。而明軍的新戰術打法,也引起了包括老奴在內的,很多後金高官的注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