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三十七章 群毆戰術,煤鋼聯合體(2/3)

    麵對金日觀有些疑惑的眼神,曹文詔笑了笑,往草地上隨便一坐,又伸手示意他也坐下來。

    用手裏的馬鞭柄在草地上劃了一條線,又戳了很多洞,曹文詔開口解道:“騎兵牆平推過去,麵對的是敵人鬆散的騎兵,除了轉身逃跑,很難脫離。”

    “對砍的結果大概就是一換一,甚至是沒有損傷。敵人騎術再精湛,武藝再高強,也沒法施展……”

    “某要在每一隊中加一到兩名執旗手,平舉槍旗向前,作為本隊騎兵的參照,保證隊列的相對整齊,以及前進的速度。他們還可以起到聚攏散騎的作用……”

    “因為是騎兵對殺,敵人在馬上用的短弓傷害有限,騎兵可著輕甲以減輕戰馬負重,提高速度……”

    “騎兵牆戰術的精髓是集體作戰,在狹路相逢時以多打少。所以,騎術、裝備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紀律、組織和訓練。隻要明白了這一點……”

    金日觀連連點頭,曹文詔這番深入淺出的講解,可謂是醍醐灌頂,使他完全明白了騎兵牆戰術的要領。

    白了,就是群毆。沒有密集隊列時,倒是也可以幾個騎兵打一個敵人。但那不是同時攻擊,總會給敵人逐個抵擋施展騎術和武技的機會。

    現在呢,你騎術再精湛,武技再高強,就是能在馬上耍雜技,也不能從密集隊列中的縫裏鑽過去呀!

    不逃跑的話,那就拚殺吧,同時砍過來兩三把刀,或是刺過來兩三個槍尖,是誰也得害怕吧?

    而且,既然不是靠衝擊力獲勝,速度稍慢點也影響不大。

    關鍵還是在協調一致,幾十騎,甚至是上百騎有如一個整體,平推過去碾壓敵人。

    “現在——”金日觀不太確定地問道:“我軍的騎術算是基本上達到要求了吧?”

    曹文詔哈哈一笑,道:“在馬上穩得住,掄得動刀,自然是可以呀!”

    金日觀長出了一口氣,也笑了起來,“那接下來就著重練習步調一致地奔馳前進。還有,大人所的旗手指引,末將覺得是個好辦法。”

    曹文詔利索地挺身站起,笑著道:“萬歲之前還希望能一年速成,現在看來,倒也是大有可能。”

    “末將繼續努力,力爭不負萬歲所期。”金日觀精神為之一振,慨然保證。

    ……………………

    一年速成更好,兩年三年,朕也等得起。

    禦書房內,朱由校正在召見孫元化、張燾。

    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召見,宣告了一種新的生產方式——煤鋼聯合體的誕生,也可以看作是工業化的開端。

    坩堝煉鋼的規模和產量在不斷擴大,但運輸和購買原料的成本卻難以降低。

    而有了焦炭後,使得傳統的木炭燃料能夠被替代,這就為在永平府和遵化(現唐山)建立煤鋼聯合體奠定了基礎。

    遵化鐵冶自唐朝時即有開采,在長期的生產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力量的經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