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二十八章 毛文龍之患,當速滅耳(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羅繡錦知道皇太極的是滿浦、昌城,大貝勒代善肯定是左右為難,是守是棄,難以抉擇。

    “隔江城,不守也罷。”羅繡錦也很無奈,搖著頭道:“東江毛文龍,漸成心腹之患矣。”

    皇太極望著遠方,慢慢眯起了眼睛,沉聲道:“毛文龍之患,當速滅耳!”

    這已經不僅僅是襲擾的問題,有東江軍在,後金就無法集中兵力對遼西展開進攻。此番作戰,似乎就是在向後金發出警告。

    或是收縮在遼沈,放棄大片占領區,與等死相差仿佛;或是滅掉東江軍,放心西進;或是急攻進取遼西,寄希望於速勝,讓東江軍反應不及。

    這三條路擺在皇太極麵前,雖然第二條最好,但要滅掉屯駐海島上的東江軍,又談何容易?

    …………………………分隔線…………………………

    北方的秋來得比南方要早一些,氣溫不冷不熱,陽光還是溫暖的,令人感到十分舒適。

    菜市口的問斬剛剛結束,茶餘話後的談論還將持續,朝廷的“奇謀異勇科”又馬上要開始了。

    在啟二年,竟然開了兩科武舉,盡管第一科有些不太正規,也足以令世人感到驚訝。

    而這第二科則是按部就搬,經過了縣試、鄉試兩級考試後,所選拔出來的武舉。

    沒錯,趕至京城參加會試的都已經是武舉人出身。隻不過,聖上重視武人,又增武進士一階,並與文舉一樣,增殿試,加傳臚賜宴。

    不僅是皇帝重視,參加會試的武舉人數也創造了曆史紀錄。

    原因很簡單,很多被賜武舉出身的武學學生也加入會試,要爭個武進士出身,甚至是奪個武狀元。

    盡管朱由校對武學出來的學生和軍官不看出身,但當時的觀念使然,有了出身,個人覺得榮耀,也覺得會被人高看一眼。

    其實,這與後世也差不多,拿著名校畢業證,驕傲,自豪;若是再考個研,有了碩士頭銜,自我感覺就更好了。

    這樣的情形是朱由校所沒有料到的,但經過考慮,他也沒加以製止。既然有上進之心,又何必給人潑冷水呢?

    當然,在考試題目上就要有所改動,以保證最大的公平。

    酒樓內,慫貨三人組又聚在了一起,為參加戰地觀摩團,剛從東江軍回來的張宗寶接風洗塵。

    “那火槍打得叫一個猛,五排輪流,就有不間斷的感覺。”張宗寶兩杯酒下肚,臉色有些漲紅,手上比劃著,正跟兩個兄弟講述自己的戰場所見。

    張軍能點著頭,道:“訓練時便能看出端倪,排槍攢射的話,步兵想衝到近前,不容易。”

    趙胖子大嚼著嘴裏的牛肉,有點含糊不清地問道:“那建奴的雙層重甲呢,能不能抵擋住火槍?”

    張宗寶喝了口酒,緩緩道:“你怎麽問這外行兒話?能不能破甲,那得看距離和射程。離得遠了,甭重甲,光著膀子也傷不著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