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二十七章 經營東江(2/3)

    張盤欣慰點頭,道:“不必如此著急。百姓們在吃喝上不比軍隊,訓練太重,恐傷了身體。”

    停頓了一下,張盤又補充道:“王一寧大人正在各島巡視,安排農業和漁業生產,以後的情況應該會有好轉。”

    張柱子道:“聽是要捕鯨,幾艘大船已經在海洋島太平灣停靠,正在島上建什麽加工設施。因為人手不夠,某正詢問百姓,願意去的近日便將坐船啟程。”

    張盤對捕鯨也沒什麽了解,不知道會帶來多大的改變,便隨口道:“那肯定會有好處,總不會比現在更差。”

    鯨須可以製成刷子、傘骨,鯨肉是極好的動物蛋白,鯨油可以食用,還可以製造肥皂、蠟燭,以及用作煉鋼和工業上的潤滑劑。

    這些都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隻有朱由校,把此作為一個產業,準備在黃海北部展開捕鯨和加工。而海洋島,則是一個加工基地。

    如果全靠外麵輸送補給,東江軍加上不斷逃出建奴統治區的遼民,對於朝廷的壓力實在是太大。

    可要是能內挖潛力,發展幾個能創造效益的產業。比如捕鯨加工,不僅能讓軍民改善生活,也能減輕朝廷的後勤負擔。

    所以,朱由校讓登鎮的袁老師給東江鎮拔調了幾艘大船,船上安裝守城巨弩,以海洋島為基地,專為捕鯨之用。

    至於加工,當然是初級的,提煉出鯨油,醃製或熏製鯨肉,也就僅此而已。

    思路之開闊,在當時的大明,朱由校敢自詡第一。嗯,估計沒誰頭鐵,敢跟皇帝爭高下。

    張盤繼續和張柱子聊著,全民皆兵,既是朱由校的意思,也符合張盤等饒設想。

    此次棄守旅順,下次就要穩固占領,並爭取在南關構築防線,從而把金州隔絕,成為陸地上的橋頭堡。

    按照張盤估算,至少能安置七八萬遼民,大大緩解海島上人多物少的困難。

    而安置的遼民之中,肯定有很多新近逃來投奔的,其中有沒有建奴的奸細,不用想都知道。

    所以,把島上經過訓練的百姓遷去一批,成為穩定基層的中堅,監視敵諜的耳目,就是相當不錯的辦法。

    按照朱由校的話,那就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將軍。”一個騎手疾馳而至,下馬施禮道:“東江通判王大人乘船入港,請將軍前去會麵。”

    哦,來得真快呀!

    張盤笑著點頭,伸手拍了拍張柱子的手臂,翻身上馬,帶著親兵直奔港口而去。

    東江開鎮,雖然有點地盤,可設縣建府又不合適。

    朱由校就弄了個比較模糊的官名,東江通判,主管東江軍占領區的糧食、農業、畜牧漁業、訴訟等民政事務。

    這樣,把軍、政分開,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軍閥的產生。另外,也是盡量讓占領區更好地開展社會生產,減少對外的依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