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一百四十八章 先買老閘船(2/2)

    但西式帆船也有造價高昂,以及需要大量熟練水手操作帆索的問題。

    於是,葡萄牙人就將西式帆船的長舷展比船身,與中式帆船的硬帆結合起來,發明了一種兼有中西帆船優點的新式帆船。

    老閘船有傳統中式帆裝和流線型的西式船身,比傳統中式帆船快,比西式帆船所需要的人手少,建造維修也較簡單。

    而且,它比傳統的中國帆船更適應遠洋航行,除葡萄牙人使用之外,也被廣東的船匠們大量仿製,用於中國商人出海貿易。

    這幾艘朝廷購買的老閘船,形製應該是最大號的,幾乎都相當或超過了現在海商所使用的。長十二到十三丈,寬兩丈到兩丈五,至少能裝載三十門大炮。

    而當時明軍水師的頭等主力“大福舩”,最長的也隻有9.4丈,闊1.95丈。

    盡管這六艘老閘船還是比不過紅毛夷的夾板船,但差距已經拉。火炮要是裝備齊全的話,海盜已經難以抵擋。

    關鍵是這老閘船在操作上比較方便,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東海水師具備戰鬥力。至少,威懾海盜應該能做得到。

    沈有容豈不明白皇帝的心思,這已經是最快捷的辦法了。

    要是等夾板船造好,哪怕是忍痛咬牙買上幾艘,船上操縱帆索的熟練水手,卻也不是一時半日能訓練出來的。

    聖上果然是眼光獨到,英明睿智,不聲不響,事情已經安排妥當,且是最符合實際、最快捷的辦法。

    沈有容送走沈廷揚,鋪紙提筆,開始給聖上寫密奏。

    ………………

    青島,以古代漁村青島得名。

    明萬曆七年,即墨縣令許鋌主持修編的《地方事宜議·海防》中,有相關記述:“本縣東南濱海,即中國東界,望之了無津涯,惟島嶼羅峙其間。島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

    而青島河口於明萬曆年間建港,稱青島口;河兩岸的兩個村落分別得名上青島村和下青島村。

    宣布青島開埠的時間並不算長,但青島卻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原因很簡單,通州商團轉戰青島,財力、物力、人力的大舉投入,想不快都難。

    按照優惠政策,商人在青島建立商鋪,地皮由政府規劃,官府發契,但建起來便是自家的產業。

    這極大地鼓舞了商饒積極性,青島得獨厚的地理條件,更讓具有前瞻眼光的商人看到了未來光明的前景。

    要知道,從青島出海,不僅可以南下江浙通商,還可以東去朝鮮、倭國、琉球。

    而且,對於習慣走漕閱通州商團來,還可以利用元代開鑿的唯一的海運河——縱貫山東半島的膠萊運河運輸貨物。

    當然,不光是通州的商團,連山東、江蘇的商人也得信兒趕來,申請報備,劃地建屋。

    而現在大興土木,還有一個有利條件,便是有大批遼民,這些勞動力工錢可以給得少點,隻要管飯管飽,幹活兒都很實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