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一百二十九章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2/2)

    隨即,他把腰板挺得倍直,轉身大步向前走去,似乎要讓皇帝看看,他還身康體健,還能為君效命,為國效力。

    乾清宮內,少年皇帝慢慢收回望向殿外的目光,心中暗自祈禱:沈有容啊,老驥伏櫪,誌在千裏,可莫負朕望。

    不管荷蘭人是否會象曆史上那樣卷土重來,一支強大的,至少要稱霸東亞的水師,都是完全必要的。

    沒有壟斷,哪來的巨額利潤?不能平靖海氛,你憑什麽理足氣壯地收保護費?

    而要壟斷,就免不了跟紅毛夷交鋒,更少不了跟亦商亦盜的武裝集團較量。

    不把別人打服,誰能心甘情願地交買路錢;不能出頭平事兒,誰給你交保護費?

    還就不信了,鄭芝龍能靠這個富可敵國,我大明就得窮得叮當響。

    當然,要稱霸東海南海,還要準備幾年,朱由校暫定為三年,最多也不超過五年。

    以蘇魯閩浙粵五省為主,大造海船,造大海船,猛造火炮,造猛火炮;訓練水手水兵炮手,再挨個打服對手。

    而在這準備的時間裏,全麵放開海禁,打擊走私,增加收入,就成了比較重要的來錢渠道。

    每年從國內要出口多少生絲、絲綢、瓷器、白糖等物,都不用細算,就知道月港那幾萬稅金跟沒收差不多。

    既然朝廷指定的唯一通商口岸月港已形同虛設,又何必拘泥於此,繼續實施禁海之策呢?

    如果因為水師不力,或是官商勾結,而無法禁絕走私,那就整頓水師,再從貨物的源頭入手,逐漸控製,形成規範。

    況且,朱由校借助自己的曆史知識,以及從海商那裏得到的資料,已經使出了釜底抽薪之計,成功的概率很大。

    對於中國海商,朱由校最後的政策還會歸於扶持,以與歐洲海商競爭,甚至是開展全球貿易。

    但現階段,必須收服他們,使他們知道畏懼國法,而不隻是“為逐利而忘生死”。甚至於,竟敢勾結紅毛夷,隻為了賺錢發財。

    王體乾輕手輕腳地進了大殿,見皇爺轉過目光,躬身奏道:“是女官奉皇後千歲懿旨來稟奏,說是這幾日身體不適,不能服侍皇爺了。”

    朱由校剛想說召禦醫,卻又停了下來,稍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身體不適不是得了什麽病,而是皇後張嫣來親戚了,每個月都要來那麽幾天的親戚。

    據說在以前的朝代,妃嬪若是不方便,會在臉上點個紅點啥的,內官便不將其列入侍寢名單。

    明朝還沒有翻牌子的規矩,宮中也隻有三位妃嬪,完全是可著皇帝的心思,願意去哪睡就去哪睡。

    所以,出了這事兒,估計張嫣也羞怯無措,差了女官來通知,省得皇帝去了卻掃了興致。

    朕是那樣的人嘛,去了就是幹那啥,就不能啥也不幹,好好睡個覺?

    “朕知道了。”朱由校還有些抱屈呢,對王體乾吩咐道:“讓女官轉告皇後,安心靜養,注意飲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