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一百二十四章 先科舉再轉行(2/2)

    狀元率諸進士等觀榜,然後就是禦街誇官等活動,以激勵學子們的上進心,彰顯朝廷對科舉取才的重視。

    當然,對於京城老百姓來說,又是一次圍觀看熱鬧的好機會,對此是相當地熱衷。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古代的讀書人出路很少,多數都是苦讀苦讀再苦讀,就為了有朝一日登科中榜。

    十幾年,甚至二三十年,最好的時光就花費於此,夢想實現後的狂喜可想而知。

    明天,禮部和兵部還會舉辦“瓊林宴”、“會武宴”,為文武進士們慶賀。以吃喝的方式慶祝,大概也是全世界最通用的形式了。

    但這些熱鬧喧囂,已經跟朱由校關係不大。進士們能張揚放蕩兩天,他卻還有一堆事情要處理。

    同樣忙碌的還有幾位新晉閣員,孫承宗、李起元、陶朗先、畢自肅、徐光啟,皆是朱由校信任看重的臣子,負責把少年皇帝的改革落到實處。

    “新進士入部觀政?”朱由校想了想,頜首應允,“那就由眾卿從中挑選吧,不能太多。”

    盡管朱由校想讓進士們從地方官做起,但官缺不夠,一時也安排不下。先去各部實習,倒也可以。

    孫承宗拱手稟奏道:“萬歲,昨日有貢士向兵部投書自薦,有封狼居胥之誌。微臣看過之後,覺得可堪造就。”

    哦,朱由校甚是驚咦,殿試結果未出,怎麽就轉向武將了,難道是看著武進士也受重視?

    孫承宗見皇上疑惑,不由得苦笑一聲,解釋道:“崇文抑武實是過矣,可若以進士之身再轉武將,卻是不同……”

    文尊武卑,大明的積習弊病。同品階,武將亦要向文官行禮,自居其下。甚至是武將上書,也常遭到文官斥責。

    名將俞大猷早年上書給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惱怒地說“:軍校怎配上書言事?”

    於是將俞大猷一頓亂杖,並剝奪了他千戶的武職。沈有容也有這樣的遭遇,雖然沒那麽慘,也可見武人地位之低。

    在文官看來,你們這幫粗魯武人,領兵打仗就得了,上書言事那是你們能做的嘛?你們要能幹,要我們幹嘛?

    但一個有功名的武將就不一樣了,那是儒將,是文武雙全,文官也不敢瞧不起。

    而沈有容在從戎之前,其叔父沈懋學乃是萬曆五年的狀元,便勸這個侄子先考科舉。但沈有容沒聽,從武舉開始,走上了武將之路。

    當然,沈有容因此也是一路坎坷,屢受打擊。

    原來是這樣,朱由校聽了孫承宗的說明,明白了這個進士的心思,可也沒責怪,而是饒有興致地問道:“此貢士何名,想得倒是長遠。”

    孫承宗笑道:“此人乃陛下欽點的傳臚,常州盧象升。”

    “盧象升啊?”朱由校稍微愣怔了一下,便笑著頜首道:“確實可堪造就,孫師就多費心栽培吧!”

    孫承宗說道:“微臣便是要選他入部觀政,然後去武學深造。”

    “如此甚好。”朱由校表示讚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