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八十六章 武進士——國難思良將(2/2)

    “文武殊途,倒也不必過於苛責。”吳舉子暫時放下報紙,加入了討論,道:“若隻想為聖上分憂,卻無那般本事,強去為之,亦是不妥。”

    大胡子笑了笑,道:“本事是學的,文舉晉武進士,除了要求身體健康外,可沒設什麽門檻。也就是,成為武進士後,也要學習軍事,才可能授職領兵。”

    白淨臉連連頜首,道:“所言極是。聖上定是看中了文舉的學識,改學軍事也事倍功半。想那史之儒將,風采亦不輸萬人敵的猛將。”

    吳舉子想了想,嗬嗬笑著,道:“有道理,有道理。聽仁兄解釋,在下茅塞頓開。”

    黃舉子感慨著道:“某亦想效仿王文成公,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然亦自知才具拙淺,此生無望矣。然日後若有以死報國的機會,某在所不惜。”

    “豈有畏死黃道周哉?”大胡子捋須稱讚,對黃道周知之甚深,道:“數次科舉失利,黃兄的性情越發堅韌,越發特立獨行,實在令人欽佩。”

    黃道周生於福建銅山所,年少家貧,自幼聰穎好學,五歲就學於銅山崇文書院;十一歲即善文章;十四歲遊學廣東博羅,獲譽“閩海才子”……

    但在科舉仕途上,黃道周卻是不順,今年已是三十八歲,終於榜上有名,成了貢士。

    黃道周啊,又是一個不怕死的。朝堂上如此,麵對清軍的屠刀也視死如歸。

    朱由校在屏風後微抿起嘴角,老師袁可立還很讚賞這個舉子,跟他提過一嘴呢!

    隻不過,剛把楊漣和左光鬥這兩個大強種打發走,這又來了一個黃道周,還是別留跟前添堵了。

    袁老師言官出身,在萬曆朝貶了又諫,諫了又貶,也是鋼骨不屈;對這個棱角不磨的黃道周表示讚賞,算是稟性相投吧!

    其實,朱由校對於自己知道的曆史人物,早已不拘泥於原本曆史上的評價和看法。

    比如孫傳庭、盧象升,他期待他們成為名將,但也要觀察使用;對於什麽漢奸洪承疇、逃跑將軍祖大壽,也沒什麽特別的歧視。

    防微杜漸,當然是有必要的,可不能走極端。而最重要的還是改變環境,把國家治理好,從而改變很多人的人生軌跡。

    要搞提前遏殺的話,朱由校現在最應該做的應該是派錦衣衛,把還是郵遞員的李自成弄死,再去尋找捕殺張獻忠、高迎祥等人。

    但那有用嘛,簡直是汙辱穿越者的智慧。

    如果還讓曆史按照原來的軌跡發展,沒有了李自成、張獻忠、高迎祥,難道就不會暴發民亂了?

    讓老百姓吃飽餓不死,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否則,沒了李自成,還會有王自成、馬自成,誰就一定會比李自成差了?

    穿越者嘛,不就應該以改變曆史、振興中華為己任?搞那些聰明,非但於事無補,反倒會陷入誤區,放鬆應有的警惕和上進的動力。

    現在呢,朱由校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決意給那些敢於打破“崇文抑武”傳統觀念的文舉更高的待遇。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