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六十九章 戚氏兄弟(2/2)

    “臣謝主隆恩。”戚氏兄弟磕頭謝恩。

    登州衛指揮僉事,是戚家世襲的職位,戚爺爺的軍人生涯便是從此幹起。

    而錦衣衛指揮聽起來風光,但隻是一個虛職,是為了獎勵大臣後代所設,沒有什麽權力。

    透過敞開的殿門,望著戚氏兄弟離去的背影,朱由校抿起了嘴角。

    希望你們的子侄之中能有可堪造就的人才,能重振戚家門楣,重振戚爺爺的威名。

    收拾心情,朱由校批閱了一會兒奏本,宮人稟報,袁可立前來晉見。

    會試結束,試卷批閱得也很快,朱由校看過袁可立和徐光啟的呈奏,也親選了一些有專長的舉子。

    雖然會試非常重要,但後麵的殿試才是最後一關,狀元、榜眼、探花亦將在殿試後產生。

    作為會試的主考官和副主考,袁可立和徐光啟算是解放了,可以各去忙自己的公務。

    袁可立已經被定為登萊巡撫,為避免臨陣換將,朱由校原準備等廣寧戰事終了,再讓老師赴邊接手陶朗先的工作。

    但袁可立卻執意要先去登萊,暫以讚理軍務的名義,熟悉登萊的地方備兵,以及登鎮的情況。

    要現在讓朱由校最信任、最尊敬的,非兩位老師莫屬,孫承宗和袁可立,徐光啟還要差了一層。

    而令朱由校感到心痛和惋惜的,卻是兩位老師的年紀。都是六十多歲的人了,還要肩負重任,出外赴邊。

    每想到此,朱由校就更恨那些不幹正事,亂噴胡罵的王八蛋。曆史上,兩位老師在外辛苦勞累,還有言官大肆攻訐。

    所以,朱由校在決定派出老師赴邊的同時,也暗下狠勁兒,誰敢亂噴老師,就讓誰滾粗。

    特麽的,實心幹事的全被耍嘴皮子的給禍害了。這樣的政治生態,這樣的朝廷,還能有好?

    “袁師請坐。”朱由校對須發皆白的袁老師不僅是內心的尊敬,實際行動上也不含糊,令宮人搬來椅子。

    “陛下,這是——”袁可立有些疑惑,也有些惶恐,這似乎不是人臣之禮呀。

    朱由校擺了擺手,道:“袁師不必惶惑,這是朕對袁師的褒獎和尊重。能有此待遇者,唯袁師與孫師。嗯,徐保羅亦可坐上一坐。”

    停頓了一下,朱由校又補充道:“這是朕命人打造,非是朕親手製作。”

    這椅子可不是繡墩,有靠背有扶手,還鋪墊著軟毯,坐著那叫一個舒服。當然,沒有龍椅那麽寬大,以示君臣的區別。

    “老臣謝陛下恩遇。”袁可立頓感欣慰,皇帝又沒不務正業去打木匠,這份尊師之心得領受,便謝恩後坐了下來。

    朱由校命宮人奉茶,才緩緩道:“袁師年事已高,還要為國赴邊,朕實不忍心。但彈壓登萊,非袁師不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