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二十二章 誰是朕的能臣(2/2)

    別看象個雜貨市場,可消費額卻不少。

    有詩為證:“東西兩廟貨真全,一日能消百萬錢。多少貴人閑至此,衣香猶帶禦爐煙。”

    而在逛廟會的人群中,不時能參加會試的舉子。院試、鄉試已經完畢,會試將在開春後由禮部舉行,又稱春闈、禮闈。

    會試的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時間為二月初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

    而會試的錄取時間為二月二十七日,發榜則在二月二十八日。榜上有名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會試之後便是殿試了,日期定在三月十五日。殿試之後,三甲及黃榜產生,也就是狀元、探花、榜眼,以及其他進士的名次。

    限於古代的交通工具和道路情況,一般江南甚至更遠的閩粵學子往往鄉試剛考完便踏上旅程。

    而江北的學子由於路途較近,往往是在年後才會上路,於正月中下旬抵達京城。

    當然,會試的舉子多數都會提前十半個月來到京城,安頓好後或是溫習功課,或是走親訪友,或是遞帖拜訪名士,或來個聚會吟詩作對酸上一酸。

    朝中有人好作官,千古不變的定律。

    即便會試落榜,舉人也有做官的資格。若是結交到朝中權貴,或是名門望族的子弟,放個實缺也是美滋滋。

    當然,外地舉子來到京城,見識下子腳下大都市的繁華,以及風土人情,也是應有之意。

    逛逛廟會,嚐嚐風味吃,幾個相熟的舉子笑著走在前往廟會的路上。

    “這京城風貌確讓人大開眼界,我等處處新鮮,隻有文兄處之泰然。”王姓舉子一邊欣賞著街旁酒樓茶肆,一邊對著文震孟道。

    文震孟苦笑著搖頭,伸手指了指鬢邊的白發,自嘲道:“在下已是十次會試失利,於這京城甚熟,自然不覺新奇。”

    另一個舉子姓陳,趕忙安慰道:“文兄博通經史,尤長於《春秋》,加之又有會試經驗,此番定能高中。”

    “正是,正是。”剛才文震孟處之泰然的王舉子自知失言,觸到了文震孟的痛處,也趕忙點頭讚同。

    文震孟已經四十有六,心理成熟,自然也不會糾結此事。

    時間不大,眾人又笑自如,談地。

    “聽此番會試以策問為重,聖上親出試題呢!”王姓舉子不太確定地道。

    陳姓舉子微微頜首,道:“聖上登基後的第一次會試,重視倒也不以為奇。隻是這策問的試題,倒是不好猜測?”

    文震孟想了想,道:“兩位賢弟可看過昨日的朝廷邸報,聖上下旨重開武舉,且動用內帑給予入京參加武舉者盤費銀,並允許宿住驛館。”

    “咦,武舉給盤費銀,這可是我等亦未有的待遇啊!”王舉子發出驚咦之聲。

    參加科舉考試,路途漫漫,行旅艱難。近的還好,遠的有幾千裏的路程,便要行走數月,吃住行的費用不菲。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